第二句“引到身前劲始蓄”讲的是引进落空和蓄劲法,道出了“引化”的奥秘。已经引出了对方的劲,下一步如何处理?于是提出引化要“引到身前”,因为太极拳和其它传统拳术一样,讲究近身搏击。劲力发出要擦衣而过,极其轻灵迅捷,如此易能发挥人体更大潜能,更重要的是,将对方引到身前,我方就会获得不进而进的以逸待劳的优势。拳经反复说:“引进落空合即出”是要引进对方的劲,改变其方向和角度之落空,却没有讲己方的劲“随进落实”,可能是因为二者一体的缘故。然而这后一点在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在引进对方的同时随进。那么就可能出现“合不出”的不利局面。“随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放大下盘占住中定而言,但进腿在双方听劲都很灵敏的情况下,往往容易造成主动者的被势。相反,运用手法引化对方,使之失势而不得不落空而进,由一种被势转化为另一种被势,我方也相对进了步子,效果比较好。这是一种无形的腿法,寓于手法身法之中,能真正体现以静待动的太极精神。推而广之,每一细微动作也应如此做法,非仅指腿法。所以,“引到身前”本质也就是随进到对方身前的作用。然此句后部“劲始蓄”的时机放在“引到身前”之后似为不要。太极拳运动为螺旋形规律(陈式),至少是圆孤形规律(其它各式),在化劲的同时即有蓄劲。以陈式太极拳而言,每一动即须有棚劲,棚劲区别僵劲的本质在于它的螺旋形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的结果必定是化蓄相间,并非先化后蓄、泾渭分明。
第三句“松开我劲勿使屈”讨论的是交手中的松紧问题。可以解释为,松并我劲勿使不舒展。劲的不舒展也就是紧、僵硬,此句要求劲要松开,为下一步发劲作好准备。武禹襄说:“每一动,惟手先著力,随即松开”。先手着力,是引对岁出劲的方法(擎)。随即松开,显然是对化劲的要求。关于太极拳的松紧问题,颇多争议。以前总存在一种“不用力、纯用心意”的说法,这要建立在对招法的掌握由端严而圆和、由沉着而轻灵等一系列步骤作基础,由大圈而小圈,由小圈而无圈,在无圈地步才能纯用心意,内气鼓荡,做出崩炸劲来。否则一上来就纯用心意效果不一定会好。拳论言:“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虽注重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并不否定用力的作用,取其中点。实践中证明:只有松紧结合起来,该松则松,应紧则紧,方为正道。因过分强调松,易懈:.过分强调紧,易僵。松紧的程度造以“我劲勿屈”为原则。
末句“放时腰脚认端的”描述的则是对打手撒放最启一道工序一发劲的要求,把腰脚的作用提到一个独立的高度,这是将合实际情况的。发劲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活动,脚为锚,是根本;腰为舵,管方向,占有重要地位。对此,洪均生先生在其《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三字经》中也有过专门论述:“欲使巧、仗足力,足无力、巧难施。”“避双重、更在腰,如轴转、戒摇摆。”同样表现出对腰脚作用的高度重视。关于“放时腰脚认端的”的解释,以李氏另有《五字诀·四曰劲整》中一段文字颇为适合:“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说明发劲时,不仅腰脚要配合得当,还要精神能提得起,时机能认得准,又要快速和缠绵不断。这大概也就是所要认的“端的”了!
亦畬四句密诀之一、二、四句为一连续的过程,引一发一化。唯第三句突兀而起,讲了放松,显得格格不入,只有把第二句与第三句并立方可解疑,因为引劲与发劲都需紧,唯化劲时要求虚灵放松,以其特异紧要故,所以格外强调。作此理解,“擎、引、松、放”就成了“擎、松、引、放”,亦即紧引一松化一紧发的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