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江 整理
原文:
下册第一分
日精月华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是生万物,古人知之而善采之,以跻圣域,其法秘密,世人罕知,况无坚志,且无恒心,故徒阅居诸,莫收其益也。
行内功者,自初功至于成功,至于终身,采咽精华之功。若不间断,则清阴清阳之气,能使愚浊潜消,清灵畅达,疾病不染,神智日增,其益真无量也。
采咽之法,日取于朔①与月初交,其气始也。月取于望②,金水满盈,其气旺也。若朔望逢阴雨,则初二、三,十六、七亦可,过此则虚而不取矣。
取日于朔,宜初出时,登高向之,坐定调匀鼻息,先以火笔书煜字于上腭③,然后以鼻细吸光华,令其满口,闭息凝神细咽,以意送之,贮于丹田,是为一咽,随即张口,徐徐呼出浊气。每调鼻息,复吸复咽,如此七咽,静守片刻,然后起行。
取于月望,宜将中时,先以火笔书煜字,余同上法,亦准七咽。此法以功候深浅为则,初功则贮于上丹田④,三月以后,则贮于中丹田⑤,至督任既通⑥,凝神气穴之后,则以意一送,直入下丹田⑦。而积厚流光,随气通行,灌练百骸,渣秽澄而灵光充矣。
此因悬象自然之利,以人通天,以天练人之实功,为是经至要之元机,切勿轻忽,火笔舌尖也,见道书。
注解:
(1)汇朔]农历的每月初一为“朔”日。
(2汇望]农历的每月十五为“望”日。
(3)[火笔]即指“舌尖”。
(4)汇上丹田]即指“膻中”穴处
(5)[中丹田]即指“中脘”穴处。
(6)[督任既通]即指督脉与任脉交通,即练气功中的“交通督任”,即所谓“小周天”。
(7)[下丹田]即指“气海”穴处。
原文:
观心返本
人于成形之初,先元气天即根于下丹田气穴之中,既生而分半于上丹田之心。既长而分流于耳、目、口、鼻,四肢、百骸。既壮以后,渐为阴阳所耗,而更重于思虑、嗜欲之伤,则乾体愈亏矣,故非童体而行功者,必先行观心洗心二法,将散于五官百骸之元气,复返于上丹田中,以合铅汞①则积气有所附,而守中有所主,入手方不悬虚耳。
观心之法,先须清心,然后于上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正身定虑,耳不旁听,目不旁瞩,垂帘默照②,自观自心,鼻纳天地之清气,口肚肠胃之浊气,将清气以意充达周身。吐纳之际,必使纳多吐少。由勉而安,由渐而久。又于下六时中,行洗心退藏之法,以为常则。
经云:久视上丹田,则神长生者此也。
诀日: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产灵胎。
朝朝上六时,暮暮下六时也,观心洗心,相间而行,赤子心也。元气归心,则精气神凝合,故日灵胎。
注解:
(1)[铅汞]指用铅汞之类所练的丹药。
(2)[垂帘默照]即指闭目“观心”,或所谓“内视”者也。
原文:
洗心退藏
自子至已属阳,为上六时;自午至亥属阴,为下六时。退藏之法,于下六时中行之,盖其时阴气用事,不可吸取。须调匀鼻息,静坐存想山根①。将上六时所吸之清气,充于周身者,以意摄于山根,微微呼吸,由脑后渐下夹脊至两肾之间,还转上透泥丸②,由天庭③下前面,行至咽关④,趁势咽下,达于上丹田,存贮其中,不论咽数,暇即为达之⑤。如此三百日积气生液,积液生精,子母会合,破镜重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