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填报高考志愿时,我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在一年级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篮球、排球、艺术体操和武术中,我选择了武术。两年光阴,飞逝如梭,春夏秋冬,风里雨里,有训练的辛劳,也有苦中的欢乐。
白手组队
台湾女作家三毛曾在沙漠上白手起家,组成了一个朴素而充满爱恋的小家庭。用“白手组队”来形容武术队刚刚成立时的情况是最恰当不过的。一位教练一一在华师大工作不久的顾正瑞老师,一名男队员一一数学系的於道,以及六名来自各个系的、稚气十足的女孩子。没有一件器械,没有一套运动服,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训练场地。直到严冬,还在寒风刺骨的露天草地上训练。
一年后,我们终于拥有了属于武术队的固定的小天地,陆续购买了齐全的器械:刀、枪、剑、棍;领取了训练服,制做了比赛服装,训练步入了正常轨道。队员们个个乐观开朗,信心十足:“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物质上,我们是贫乏的;在精神上,我们却很富有。武术队成立之前,大多数队员仅在体育课上了解到一点武术的基本知识。会踢腿,高度刚过腰;会打拳,动作却象民间舞蹈。“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进入校队后,在德才兼备的顾老师的带领和悉心指导下,队员们每日苦练基本功:从弓步、马步、仆步、虚步到正踢、侧踢、外摆、里合;从摆莲到旋子;从翻腰、扫腿到侧手翻,勤学苦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很短的时间里,笨重的大刀在黄徐娟的手里如驯服的烈马,节奏鲜明,奔放有力;赵超的剑姿潇洒飘逸;辜红梅的双匕首轻盈敏捷,如可爱的小松鼠;林红的单刀如猛虎,所向披靡;文武双全的钱倩勇敢地向软器械挑战,“旋子扫鞭”完成得干脆利落;於遒的三节棍亦不甘示弱。黄华的八极拳脆而有力,林红的八卦掌深人浅出,掌无虚发。我们不仅学在一些人眼里是“花拳绣腿”的套路,还练习散打,增强体质,提高速度,锻炼实战能力和心理、生理上的适应能力。
洒下几分汗水,就有几分收获。1990年5月,在上海市大学生武术比赛中,华师大武术队获得了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队员们硕果累累:林红蝉联女子单刀冠军,赵超摘走了通臂拳的桂冠,黄徐娟的大刀蝉联第二名,辜红梅的双匕首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
武术是智与力的完美结合,是体格人格的良好操练。通过习武,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灵敏度和反应速度,协调了柔韧性,还锻炼了每个人的意志。
在尝到练武好的滋味后,一个队员在日记里写道:“我不得不冷静地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条件练武。身体素质不好,动作不象样,还拖下去,别人会以为我没点自知之明。”因为难为情,怕老师不高兴,才没有提出退队。此后,她在每次训练中都付出双倍的辛劳,持之以恒,终于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武术队里的姑娘们个个不服输,都有一股韧劲。有一个队员在训练时脚受了伤,缝了三针。在休息期间,每到下午三点半时,她心里怎么也抛不开往日和队友们一起训练的情景,哪怕是到训练室看队友训练也比干其它事安心。在伤口未痊愈之前,她又回到那亲切的训练场了。
训练很苦,可苦中有乐。疲惫的时候,腿都不愿意抬一下,上下楼也会痛得一脸怪相。心想,一辈子也不要再练了。可一回到训练场上,个个重又精神焕发,认认真真地苦练一招一式,·淋漓尽致地表现武术所特有的美和韵味。在磨炼意志和耐力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美的享受。每次训练结束时,早已彩云满天,暮色将至。我们走在空阔的操场上,听着广播里送来的音乐,望着明丽的天空,置身于广袤的宇宙中,一时间,所有的疲惫都随风飘散。
在学习上,队友们也有一股韧劲,并没有因为训练而耽误学习。在我们队里,赵超通过了国家六级英语考试。钱倩是大名鼎鼎的女辩才和上海电视台“青春风采大赛”的获奖者。成绩优异的辜红梅连获一等奖学金,经推荐后直升为研究生。有的队员还担任了所在单位的武术教练。这些都说明了锻炼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五彩缤纷的活动
这是一个充满友爱的温馨的集体。教练平易近人,是我们的良师净友。队友们情同手足,互相关心。每逢节假日,我们队总要安排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活动。骑车郊游,在桂林公园留下我们的足迹;各显身手,自制丰盛的晚餐;在逸夫楼前,在文史楼前的草坪上,在多情的丽娃河边,处处留下了我们青春的倩影,开心的笑语,真诚的笑意。尽管每个人都那么不同,有的喜静,有的好动,但对这个集体都有着同样的感情。毕业了的队员写信回来说“现在工作了,每当独处时,我会想起你们,亲密无间的师兄哪。特别是每天下午三点时,我仿佛又回到体育系二楼与顾老师等一起训练,虽苦犹乐,”武术队给予我们的许许多多,都珍藏在每个人记忆的画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