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鱼跃 天空鸟飞—析形意拳鲐鸟台之争(二)

三、鲐、鸟台形歌诀的异同

持“鲐形”说者的赞歌日:“一艺求精百倍明,鲐凭收尾内敛灵;绕地出走几处远,起落叫他丧生命。”“鲐形起势顶束身,两掌口前左右分;两肘拧裹紧抢肋,左右前进势不停”。“两手落下阳拳并,向前顶出肚脐门;拧脚绕步调臀尾,落步护尾是真形”(见《武林精粹》第一辑《吴连儒形意十二形赞歌)。

持“鲐形”说者的歌决是:“前足拨,后足造,打人全凭反掌灵;双拳取小腹,调身用胯功”。“一艺求精百倍明,全凭竖尾得彻灵;让它兔走几步远,起落就教一命倾。”“展翅升空上下飞,双拳直捣纵步追;拳顺贵在整体劲,三节相催预竖尾”(见《武林》1988年10期《孟乃昌·形意拳仿生十二形及口诀》)。

两者比较,前者第一首歌同后者第二首歌,除了“收尾”和“竖尾”不同外,内容基本一致;前者突出“鲐”字,后者则不明朗。前者强调“左右前进”、“调臀”“护尾”;后者强调“展翅升空”、捣拳“竖尾”,差异较大。鸵鸟和“类似鸵鸟”的火鸡,都不会“展翅升空上下飞”的,无怪乎薛颠先生将“鲐”释作“鹘”了,这比刘文华先生认为“鸟台为鹰之一种”说得具体。总而言之,“鲐”这个怪字,将其解释成“类似鸵鸟”或“鹘”,都是存在不少疑问?“鲐形”说“护尾”,“鲐形”说“竖尾”,是二者不同之点,也是论争的关键所在。

四、鲐、鸟台二说的可信性探讨

“鲐形”说者,有清末形意拳传人之一的李广亨《心意精义》和《笔录》手抄墨本作为论证的依据,它详述了师祖戴龙邦在安徽贵池的长江边,看到鼍(即猪婆龙)和鲐在水中活动的形态,因而创造出“鼍形”、“鲐形”的历史由来。这两个手抄墨本,果真确实可靠,那么,这就是形意拳十二形的最早文字记载,则应予充分肯定。

“鲐”形说者,有民国4年(1915年)孙禄堂先生《形意拳学》为最早的文字论据,惜未阐明“鲐”为何物?故其可信程度相对来说,未免打了个折扣。非要有新的资料去充实论证之,否则,难以令人信服。

至于更有所谓“鸟台”(劣马)形或“鸽形”之说者,其谬误之明显,更不足与论了。

“鲐形”与“骀形”,二说孰是孰非的问题,笔者浅见是解决方法有二:一是在山西祁县、太谷县等形意拳流传较广,渊源较深的地方,深入民间作实地调查,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然后加以整理、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就不难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二是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某个部门牵头,召开一次全国范围有代表性的形意拳专家、学者的研讨会,充分摆事实,讲道理,在思想比较统一的情况下,才好为它达到正名的目的。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