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他传奇般开始了第二次授拳生涯
1950年9月,杨振基参加工作,在中国花纱布邯郸分公司当保管员。由于时代的不同,他不敢公开练拳。当年他父亲在杭州教拳时,国术馆长张静江送给他四把龙泉宝剑。四个儿子每人一把。日本占领永年后,他外祖母怕出事,把剑当作凶器投入水并,此时他手中已无器械。每天一请早,他在家里偷偷练拳,用杆面杖代刀、剑练。有时难免给邻居见到。他们迷惑不解,“这老杨是否有神经病?”他们哪知道一代拳师的拳拳之心。他要遵照父母和哥哥的训言,一天也不停止练艺,他相信有一天能重操旧业,传播他家传的太极拳。那时,他单位的人也不知道他会拳。
机会终于以奇特的方式来了。五十年代末,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向上海傅钟文先生学拳,傅钟文年轻时得杨澄甫的教授和杨夫人的照顾,对杨家后人念念不忘。一次傅钟文教拳之余,对李书记说:“太极拳是杨家先人杨露禅打出来的。三代中已无人,第四代有杨澄甫先生的四个儿子,大儿子在香港教拳,二、四儿子在邯郸,三儿子在山西,他们都得真传,但都不从事教拳,能不能调换一下他们的工作,让他们继承和发展祖业,为太极拳传播和推广作出贡献。”
李雪峰同志原先身体状况不太好,学拳后受益很大,深知太极拳是国宝,一听杨家还有后人,沉吟一下说:“这事好办。”不久李雪峰同志到河北邯郸视察工作,叫地委书记把杨振基请到宾馆。李雪峰同志问:“你现在干什么?”杨振基说:“在供销社管棉花。”“你愿意出来教拳吗?”杨振基一听是教太极拳,万分高兴,脱口而出说:“当然愿意!”李雪峰同志说:“你等候通知吧。”
二个月后,杨振基调到河北省体工大队,任命为太极拳教练,实际上不在体工大队教拳,专门到河北省委、华北局教一些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
他报到后接到通知,到上海与傅钟文见面并教李雪峰同志太极拳。
从1962年到1966年,他一直在上海、天津、北京、北戴河等地授拳。有时领导同志外出视察,他也跟随一起。有空教他们练拳。
在北京,他住在东方宾馆,一早,他带着剑,到一些领导家去教拳,后到白塔寺,工间时教机关干部。下午到西颐宾馆,工间时教机关干部。平时无事在家自练,待命。当时教这些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保密程度。他很少看电影、看戏和与朋友交往,每天都安排得很紧凑,少有闲暇时间。
后来杨振基回忆说,这些领导干部待人很和葛,不以职业和职位高低看人,和他平等相待。他常常给领导同志讲拳理,解释练拳要领,他们都很认真地听,对他很尊重。
他自己感到,不是领导同志重视太极拳事业,重视杨家后裔,哪有他的今天。所以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服从安排,不计个人得失,努力教好拳。
“文革”期间,他把守机关大门,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好景不长。1966年,动乱开始,领导干部靠边站,机关闹“革命”,无人学拳,他无用武之地了。他又回到邯郸市,安排在体育场,属编外人员。
因他有大哥在香港这“海外关系”,他被审查交代与哥的关系。他理直气壮地对专案人员说:“我家祖辈都以教拳为业,哥也一样,不参加任何派别组织。我与哥的关系一参加工作就说清楚了,过去是这样说,现在也是这样说,没有什么好交代的。”专案人员见问不出什么东西,也不了了之。
邯郸市派性斗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很不平静。体育场地处市中心,派性活动频繁,为了保护机关的安全,当时领导安排他与一个炊事员守住机关大门。他不带任何武器,白天、晚上都站、坐在门口。不知从那里传出风声,说这门口那人是杨家太极后裔,武功厉害,一些派性严重的人,其中有练武、摔跤的,不敢靠近大门,即使是从门前过去也绕得远远的,由于他的把守,体育场里的机关不受到冲击。
日本人永年“寻根”,要与他推手。他说不会推,可一搭上手,日本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杨式太极在日本甚为流行。1981年1月,全日本太极拳访华团一行十多人到杨振基老家永年县“寻根”,团长是日本太极拳的一位知名人物,曾翻译出版过中国太极拳书。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下,杨振基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介绍了杨式太极的情况,讲解一些杨式太极的基本知识。
杨振基介绍完后,团长说:“杨先生,我们推推手。”杨振基说:“我不会推。我也没教过人推手。”日本友人远道而来,要见识一下杨家功夫,非跟他推手不可。杨振基推辞不了,就与他在宾馆大厅里搭手推起定步四正推手。几个来回,杨振基双手敷在对方的腕和臂上,对方想用劲,杨振基一松,全部吞去对方的劲,又重新用劲盖过去,不丢不顶,对方欲进不能,欲退不敢,动弹不得。这位团长是太极行家,马上明白对手的杨家功夫非同小可。推时以点到为止、双方明白为结束。日本代表团提出,原定在邯郸只安排半天学习杨式太极拳,其余二天半时间游览邯郸古城名胜古迹的,要求改变计划,三天时间全部用来向杨振基学拳。
在告别宴会上,日本代表团团长对杨振基说:“杨老师,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杨振基说:“不了解。”团长说:“我是搞柔道的。”言下之意是我搞柔道的搞不过你。杨振基说:“你功夫不错,有劲,你们苦练精神好。”
日本友人回国后,在《太极》杂志上介绍了杨振基的情况和登刊他的照片,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
免费教授杨式太极拳,有时还登门传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极拳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杨振基在体委的安排下,在当地免费教拳。他先后主持办过邯郸地区二十多期骨干训练班,教学生数以万计,从不收费。他说:“我是体委干部,领国家工资的,教拳不收钱。”
他教拳因人而异,高、中、低架子都教。在邯郸市,他教拳不用贴广告,只要他一出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就自动到他传拳的地方,跟着练,不少人跟他练拳,治愈了病,强壮了身体。
1987年他退休了,时有人上门求教,他来者不拒。在家门外的空地上给人讲拳传拳。来学的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他说:“人家千里迢迢而来,总得给人家点东西。”安徽省有一个人原先学过太极拳,上门要求杨振基纠正动作。因为学拳容易改拳难,今天给他改,明天又忘了。杨振基把他须改的动作全部口述录音,让他带回去慢慢改,他在河南有几个学生,因工作多,不能前来学,他与爱人裴秀荣专程前往学生处,教他们拳剑,他高尚的武德给跟他学拳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能准确地解释他父亲杨澄甫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每一章节,同时通过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他要求学生习拳时手的动作少些,腰的动作多些,腰带手,腰拉手,腰脚手。他行拳时,攻防意识强烈,做到手出有名,腿出有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无一虚招。”
他默默地在太极拳的天地里耕耘,他不愿出名。但事实上,自他大哥杨守中1985年在香港去世后,他已是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