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扫蹚腿、腾空腿、转体踢腿等方法虽然在使用上很漂亮,但由于动作复杂,既费体力又费时间、在实战中使用机会不多。
3·摔跤技术
中国的散手与世界同类项目,如空手道、跆拳道、泰拳、自由搏击等项目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用快速摔跤方法。本届比赛共使用摔法2345次,其使用率仅次于拳法和腿爆~在排法技术中,抱腿摔与抱腰摔使用率达90%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集中的倾向呢?这与打法、踢法有密切关系。
抱腰摔,一般是针对打法而使用的。当对方出直冲拳。或横摆拳时,一般都是重心跟拳扑过来的。守方就利用对方的前冲惯性,闪过拳锋,顺手楼住对方手臂,进身抱腰,顺其惯性来一个转腰,就将对方摔倒。由于散手出拳多、所以抱腰摔使用机会也自然多,而且每每奏效、不但能得分,还会使对方因摔倒之后受惊而不敢轻易出拳。
抱腰摔是针对踢法的技术,比赛中多次出现这一动作,大部分是在一方出腿时,利用其重心不稳固的机会而摔倒的。抱腿摔的使用一般分两种时机:一种是对方刚起腿之时,就冲进去抱起对方的支撑重心的另一腿;另一种是在对方出腿踢完收回之时,跟进抱腿。从效果来看前者优于后者。因为后者是被踢击之后再进行抱腿,这样明显地已经失分,即使摔跤成功也不能赢分数。摔跤技术趋向于抱腿摔与抱腰摔看来是必然的趋势,只要有拳法、腿法存在,这两种摔法必定是主要的散手摔跤法。
4.打下擂台。
在8米见方的擂台上,一方下台,另一方即获得该局胜利。这样的规则,使双方对比赛中打下擂台的技术极为重视。本届比赛总共发生131次下台事例,其中58次是单方下台、73次是双方同时下台。双方同时下台是没有得分的。从这58例单方下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打或摔下台的,发生这种现象一般都是技术悬殊,强者打弱者下台:二是被推扭下台、这种下台多是发生在第二局或第三局,一旦双方力衰气短之际:三是自行退走下台,这种现象大都是新手,缺乏临场经验。
双方下台的现象,大多是在抱摔推扭中发生的,当一方推扭对方下台、或用抱腿摔对方下台时,老练一点的对手都会死抱硬缠着使用动作的一方,结果两人抱成一团,滚将下来。随着散手技术熟练化、估计下届比赛中双人下台的现象会出现得更多。
5,伤害事故
散手运动是人对人的搏击格斗,造成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大。十多年来,我国散手试验比赛一直把人体安全作为首要问题来抓。这次大规模的比赛中伤害事故发生只有13次,而且都不是严重的事故。这13次伤害事故仅1次是肘关节脱位,其余是流鼻血或轻微头部被击短暂休克、即恢复正常。
现行的规则规定,允许重拳单击头部、允许腿法踢击头部。过去的表演赛这些都是禁止使用的。因为规则规定头部禁打,会引导训练者不去训练头部的防御打击的能力,在赛场上还会将头伸向对方,作为“盾牌”使用,若被对方打击、对方就判犯规。1983年南昌散手表演赛时,上海队员与武体队员决冠亚军时,上海队员一拳将武体队员打昏在地,而比赛结果,裁判判上海队员犯规为败方。武体队员则为全国散手冠军。这样的比赛反映不出散手的真正价值。现时的规则是比较合理的。事实证明,这种规则既能体现散手的技术,又能有效地保证人身安全。因为头部训练防卫能力,已被每个散手运动员视为至关重要的自我保护的措施。所以,这次比赛中没有出现头部被打重伤的严重事故。在今后的比赛中,防止头部的受伤事故还将是最重要的。
散打中除头部事故外,肋骨折断和档部被踢伤也是经常出现的严重事故。这次大赛也没有发现比类型的严重事例。从观察中还可以发现,运动员的倒地自我保护能力普遍提高,竞赛中护档方法也普遍采用了“裹前膝护裆”的技术。此外,“护身”和“护档”的质量上也有所提高。所有这些,都证明了各支队伍对散手的安全问题是重视的散手运动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发展是大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