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的基础功夫(一)

马虹

一、拳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

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是拳架。也就是说,太极拳能不能发挥其养生、技击和艺术三大功能,其根本集中地体现于拳架基础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陈氏太极拳第十六世著名拳师、理论家陈品三先生强调:“拳打万遍,神理自现。”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每天打拳三十遍,吴氏太极拳的宗师吴鉴泉先生,要求其弟子在三年多一点时间内打满一万遍标准拳架,以达到着熟。(请注意“标准”二字)。我的老师陈照奎先生也说:“拳架锻炼,是太极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套路中的各个拳式,都是在搏斗中有效动作的总结。各种拳术最初大多是单独的招式,以后发展为连贯一起的成套拳路。即所谓套路或称拳架。通过套路的锻炼,可以初步使自己的动作符合搏斗要求。”他又讲:“拳架是推手的基础,推手是检验拳架的试金石。推手是从拳架到实战锻炼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只练推手不练拳架,虽然也能掌握一定的应敌技巧,但无法全部正确掌握基本动作,容易养成一些不正确的动作习惯,在技巧上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很难得到更大进步。”

为什么太极拳先辈如此重视拳架锻炼?这是由于:唯有拳架(标准的拳架)能够全面体现太极拳的养生健身、技击应敌、艺术欣赏三大价值。比如从其养生功能来说,人体精气神的运化、锻炼,都要以拳架为依托。从其技击功能来看,推手固然是太极拳系列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太极拳拳架中的一些重要的有效的实战击打动作。(如膝击、肘击、腿法等等)在推手中是不准使用的,有些技击动作在散打中都不许使用,而在练拳架的过程中,却可以淋漓尽致地充分发挥。另外,太极拳的艺术欣赏价值,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更不是拳架之外其他项目可以代替的。可以说没有拳架就没有太极拳的一切。这些道理,是那些持“重意不重形”、要意不要形,以及重推手轻拳架,甚至只练桩不要套路等等观点的人所不理解的。

二、标准拳架的六项指标

太极拳拳架,既然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那么应该怎样才能打下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良好基础呢?我认为这个基础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拳架的外形、内劲、用法、功力、神韵、拳理等六个指标。

(一)规矩的外形。同学习书法、绘画一样,学拳开始也要有一个模仿外型的阶段,使自己的一招一式,一出手一投足,都要合乎规矩。对每个拳式的每个动作,起码要把握住以下方面的要求:

1、端正的身法,这是一切规矩的首要要求。

2、起承转合,每个动作的起点,运行路线、角度方位变化落点。

3、手型手法。特别是手臂的顺逆缠丝和方位变化。

4、步型步法。特别是腿脚的顺逆缠丝和起落方位。

5、胸腰开合。胸腰旋转的方向、角度。

6、重心倒换。包括档走下弧,以及左右臀随着重心变化的翻沉,都要清楚。

7、眼神注视的方向。

8、呼吸。

在学第一遍拳时,如果能达到上述八项要求,后来的改拳和提高,将会非常顺利,不然则非常困难。

(二)完整的内劲。把规矩的外形与正确的内劲统一起来,才算把拳练到身上。内劲往往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什么是内劲?就是人体精气神相凝聚的一种完整的力。实质上劲与力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言劲则强调其巧力而已。人体内劲是很复杂的,多种力源交织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可以发现这种人体内在的“太极劲”有以下若干特征:

1、整体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谐调统一:二是人与自然相互为用的整体劲。即借人体放松、五趾抓地、蹬地、顿步、震脚等方法,汲取大地的反弹力,使人体与大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熔为一体的整体劲。2.丹田内转带动周身的核心劲。拳论云“紧要处全在胸中腰间运化”。而胸腰的运化,又以丹田内转为枢纽。

3、内外呼吸相配合的内气鼓荡劲。(详见拙处《周天开合论一关于太极拳的呼吸问题》)。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