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虎豹头

曹继植

翻阅《武林》杂志,看到不少关于“虎豹头”一词的解释文章。有的说“虎豹头”系指老虎之头,俨然要有“虎视眈眈”之象,愈虎气愈是“虎豹头”。有的则认为“以拳抱头”就是“虎抱头”。众说纷纭,各抒己见。笔者不禁讶然,也想谈淡自己的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以正视听。

众所周知,此方地区的形意拳源于山西省祁县戴氏心意拳。心形意拳虽系一脉,但理同势不同,故尔对“虎豹头”说法不一,用法不一,认识也不一。虎豹头是心意拳功法要领之一,“鸡腿、熊腰、龙身、猴背、虎豹头”才是拳法母体的总要领。“虎豹头”只是对头部动作的要求,说穿了也只是不同角度的两个冈位动作,并非“虎视眈眈”或者“虎抱头”之意。心意拳不同于“三体势”,它讲究”“束展”势法,束展内含吞吐起落,劲发丹田。束为备势,展为击势,束而进,展而击,无束而无进,无展而无击,束展虽为不同势式,但束展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势法。束是展的延伸,展是束的发展。为什么要讲究“束展”?束展是体型的变化,方圆的构思形态,圆则滚,滚则进,心意拳则在束身进步中形成腿圆、背圆、项圆、总体是“圆”,只在展势形成时则又成为鼻尖、膝尖,脚尖为垂直线,项挺背展、后腿蹬直而呈斜线的三角状。心意拳既然以圆构型,无处不圆,所以颈部的缩和挺自然引来头部的仰和俯。头部的仰俯也就自然形成了目不斜视,紧盯对方,便于“监察神”观察对方的神态心理而变化招法,正如拳谱中所云:“二目平视盯着对方,视察之中找空档”。虎豹为兽中之王,目、大脑为人体指挥机关,故取其虎豹之神威、发挥目、大脑之机能。同时,实际中也是豹头多仰,虎头多俯,因而借意构型形成了束中见“豹”展中见“虎”,时时呈威严之象,于眼神有衬托烘助之感。同仁之“虎视眈眈”是心意拳的心态要求,“虎抱头”是心意拳中的“射球势法”,绝对不是先祖戴龙邦对“虎豹头”的解释和练法。为何理同势不同?笔者已在《武林》总第108、110期文章中已有评叙,并且在纪实性长篇小说《心意拳传奇》中剖底说明,这里不再赘叙。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