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作名称路线化能帮助学生演练时克服动作遗漏现象。究其动作遗漏的原因,是由于学生武术的基础较差,概念浅,学起来就困难重重了,因它不象学文化知识那样,可以归纳和推理之类的,而武术就容易省去一个路线或一个动作,完成不了套路的整体性。通过记忆路线化口令,可以使学生知道这个动作大概有那几个过程,各个过程又有些什么主要的动作:如“歇步抡砸拳”接“仆步亮掌”就有“上”(上步击掌)、“撤”(后转身提膝穿掌)、“亮”(仆步亮掌)三个动作过程组成一个“仆步亮掌”这一招式。有学生简化做成了“上步击掌”仆步亮掌”,而中间的“后转身提膝穿掌”就被忘而省之,若当学生此时记起教师时常喊的口令,记起还有一个“撤”或“撤”(后转后)、“穿”(提膝穿掌。在做完“上”(上步击掌)后就去努力地回忆,或去寻找提示,未完成中间这个“撤”的过程,使他重新获得认识,不至于遗漏动作,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套路规定的全部动作。
三、动作名称路线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作的先后顺序和套路的节奏性。如有的学生在做“叉步双摆掌”时,就做成摆完了掌再插腿或是先插腿再摆掌,动作没错,路线也没错,但错在先后的顺序和摆掌与插步的配合:若将动作名称路线化,提示成“摆”,“插摆”,学生们就可以从名称上得到启示,知道摆与插的开始与完成都是同步的,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上的顺序。其次,武术的个套路,是由几个段组成,每个段又是由几个动作或招式贯穿其中,节奏感就显得重要了,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有些又必须一气呵成,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比如,初级长拳第三路的第一段中的第五个动作“弹腿冲拳”,第六个动作“大跃步前穿”,第七个动作“弓步击掌”就是如此了;如果用标准名称喊口令,就显得又长,又没有衔接性,若用“弹、跃、击”,既方便,又能反映出它的节奏要求,也比喊“5、6、7”数码口令更贴切,更有表达性和提示性:学生容易明白这三个动作应该一气呵成了,这样不仅仅掌握了节奏,还可以初步使学生了解武术的真缔:“意”、“气”、“神”的配合,了解或做到形神兼备。
当然,这里所提到的动作名称路线化,只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没有具体的内容,它需要灵活掌握区别对待,目的是让学习更好地得到了解,得到提示,得到认识。
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特别是武术的教学;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就会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就会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