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还是继承?—也谈对散手赛的争议(二)

其次,散手和现代散手赛,古代打擂和现代散手赛也有本质区别。传统的散手技法专门研究如何致人于死伤,专攻险要,古代打擂一般是为了解决誓不两立的矛盾,签定生死状,立意要致对方于死伤,参与者决不要穿戴什么护具,因为他们的对象是誓不两立者。而现代散手赛则是现代文明的体有竞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和意志。竞赛双方是朋友,他们并无根本利害冲突且有互相交流共同推进技术的目的。安全,是发挥技术的前提。于此可见,对于认为现代散手赛失去传统打擂风格,反对穿戴护具和限制技法的议论是不正确的。是由于未能区分上述概念的结果。

其实,在中国开始散打赛试验之前,在海外的国际国术擂台赛早已走过这弯路。为了解放双手广用武术的掌、指、爪,他们练硬拳掌,规定只戴露指手套,为了“继承”传统打擂:他们曾减少护具开放技法和攻击部位发展杀伤性取胜战略。但结果呢?参与者断筋折骨、头崩额裂,休克累累。不单观众看不下去,连部分获奖者也声言以后不再参赛从而导致竞赛的天折。又如泰拳赛和国际搏击赛,追求凶残血腥刺激,导致奥运会有关人士表态,此类项目绝不能进入奥运会。即以目前已是奥运传统项目在世界流行极广的拳击来说,也因伤亡累累而受到舆论指责,存在被摒出奥运的危险。对此,我们必须明确:以古代传统打擂的风格和技法来衡量现代的散手擂台赛,并从而否定之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现代散手赛,是在总结我国古代擂台赛和国际国术擂台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安全为前提,规定适当穿戴护具适当限制技法,这个大方向是正确的成功的,它开展十多年来,在国内外比赛中没有出现重大伤亡事故,这将决定它的前途是无量的。

问题很明显,对古代打擂,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复古,这是大前提。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去研究如何继承传统武术文化而不“失落”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可见强调不穿戴护具、无限制解放技法等观点是不现实的;认为“今天的擂台散手赛不仅继承了古代传统的打法而且将其纳入现代体育的轨跡”的说法也是欠准确的。

(四)

对现代散打赛的风格和技法其土流应该说是继承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例如,众议甚多的护具问题:一是为了将古代打擂改造成现代体育的散手赛以安全为前提所必须;二是按照中华武术的技击传统,除春秋战国前时期曾出现过比武死伤累累的记载外,其后的对抗训练、比武、战阵(除了那种誓不两立的打擂外)其实都是强调自我保护以减少伤亡的,古代战将临阵必穿盔甲。可见,现代散手赛的穿盔贯甲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只是盔甲的形状还须进一步民族化罢了。还有,比赛设擂台也是传统武术文化形式。至于技法,占进攻总技法的腿法和快摔法也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精品。散手赛出现的腿法相当丰富而且日趋全面,是传统武术长拳等的精华,是世界一流、举世无匹的。至于在拳打脚踢中的快摔法,也是散手技法传统宝库中的精品。它不但是世界一流的,而且也是唯一的,是在世人肢体结构相同中产生独

具个性的技法(限制两秒才能显出其特性,不可放松)。1988年我国举办首届国际散手邀请赛,曾有人指责我们靠摔法取胜,声言如派柔道选手或国际摔跤选手便可匹敌。其实,无论是柔道高手或国际摔跤高手也从来不特长(甚至不懂得)拳打脚踢中的快摔法(因其规则规定不准打踢)。拳打脚踢中的快摔法是中华牌武术号的特产。应该这样说:快摔法在现代散手赛中的出现并成为我国选手对付洋选手的特长技法,这充分反映了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发扬而不是失落。能将这些传统武术文化精品传向全人类并能继续保持优势我们应为此而大长民族自豪感。当然,现代散手赛所用的技法是中华武术各门派技法的综合体,不能仅从自己所练或曾接触的个别门派技法(有些门派少腿法无摔法)来衡量其是继承还是失落,也不能武断某些只练个别门派武功的民间武师肯定能战胜散手赛涌现的高手。对近年全国散手赛高手对阵出现的这些腿法摔法及其实战功力和反应不应低估。我敢于这样说,如果按我国散手规则比赛,我国已涌现了一批能较好地体现传统武术技法世界无敌(包括我国民间)的高手(必须注意延长这批高手的运动寿命使之遍布全国而且越趋成熟)。近年的国际和世界散打赛已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在基层还有肤浅乱打的现象)。这也是大方向的问题,也是必须肯定的。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