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王玉芳谈大成拳站桩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大成拳站桩具有简便易学、不讲场地、不费力、不求外形多变化的特点,故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只要思维正常均能掌握功法要领。
注重意感与精神
站桩不讲求套路和招数,无论动静都以意为导引。
大成拳重养生与自卫两个方面,桩法也分养生和技击两种,养生桩是基本功,从拳术来说,养生桩在于变动求整、祛病健身、增强体力,为学习拳术创造条件。
桩法特点
在运动锻炼中,使人全身各个器官、细胞同时获益,这就是本桩法的特点。此外,由于没有任何招式、套路的限制,在运动时脑神经不受刺激、不紧张,能够得到休息,这也是与一般运动不同的地方。
“桩法是锻炼全身的功夫”,人身是一个整体,虽然分身、手、头、足等不同部位,但不能分别而论,故不能偏重某一部分锻炼。意拳桩法是统一意念、统一动作、统一力气、全身同时一致锻炼的基本方法。
站桩虽然仍属肌肉筋骨的锻炼,但若要身体内部起变化,则要“以形为体,以意为用,意灌全身,以精神内敛为主,”所以,在站桩锻炼时,一切动作、意念活动都要从整体出发,从整体着想。
这是大成桩法的特点
站桩注意三个基本要点
1.精神集中(思想、意念集中);站桩时,首先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目光远望,扫除万虑,什么都不想,使思想意念高度集中,所谓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最后要做到即便有人、物在身边走过或移动,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周身放松:要做到内外都放松,四肢百骸、大小关节和内脏尽可能放松,但是要求“松而不懈”。松是很重要的,从练习意来说,“松”要贯彻始终,而“松”和“整”又是相辅相成的。
整体放松以后,可以适当用意,不过用意时不要过于紧张,要用意而不用力,否则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
3.呼吸自然:呼吸不要人为的有意造作,气不可提,也不可故意沉,要求做到匀静自然,和平常一样。
站桩时,思想意念集中是基本要求,而初学站桩时,精神集中却很难做到,有时越想摆脱杂念,反而想的越多,这样就会影响练功。如果遇到杂念纷至、一时摆脱不了时,站桩者可以任凭思想驰骋,想到一定时间自然就不想了,也就静下来了,这是先父王芗斋教拳过程中讲的一个道理。可以试一试。另外,站桩者如患有某种疾病,往往越静越要考虑病灶,我们要求站桩者尽量不去想,这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站桩时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头:头要正,收颏直颈,好像有绳上提,但要似顶非顶,面部似笑非笑。
足:两足平放,意向下坐,足趾有扒地之意,足心虚涵,膝部微屈同时上缩,不可用力,用力则不稳。
胸腹:脊骨要自然竖直,松坠坠肘,臀部似坐高凳,心窝微收,小腹常圆。
颈:要求头直目正。
齿:牙齿上下衔接,但不要用力扣合。
舌:舌尖微卷,似顶非顶,自然为主。
口鼻:呼吸自然,口微张,露一缝隙,不要闭气,呼吸方面达到舒适为原则。
目:两目前视,稍向上方,远望眼前景物好像为轻雾所遮,隐约可见,这是精神内敛的意思,如两眼轻轻闭合,则要精神内视,“收视听内”但切忌意守眉心。
耳;凝神静息,好像极远处微细的声音都能听到,这就是先父王芗斋讲的“敛神听微雨”的意思,也有助于精神内敛的锻炼。
站桩一般要领和姿势
姿势以站式为主。站桩时,首先要气静神怡,思想集中,而后双手下垂,自然直立,足跟并齐,足尖外分,约成45度,要平要稳,再将全身挺拔一下,使身体尽可能放松,然后两足左右分开,距离与肩同宽,膝梢屈,身体略向下坐。头之百会,毛发数根如线系,用意不用力。
至于间架安排,主要是手臂,因人而异。因为大成拳桩功是双重桩,只要符合前述原则和要求,左右或插、或抱、或推、或按都可以,只要两侧对称而站桩者做着感觉舒适就行了。
但要注意全身不许有平面,大小关节都要六处不曲,同时如两手轻轻提起,要“高不过眉,低不下脐,臂半圆,腋半虚,左手不往鼻右来,右手不向鼻左去,往怀抱不贴身,向外不逾尺,双手变化在这范围里”。
大成拳桩法基本姿势有五种,虽可因人而异,或增或减都不出此范围。下面着重介绍两种桩法,适于治疗各种常见慢性病。
1.按上述要领做好准备后,双手下垂,十指有直插入地的意思,但只能用意不能用力,两肘稍屈向斜上方微提,以舒展筋络,并有外撑里裹之意,肩要平,腋虚含。
2.两手向上抬起,高与肩平,两手位于胸前,不超越脚尖,手心向内,形如抱球,手指分开而微屈,手稍下垂,腋下虚涵。
在意念中,两手像抱着一个纸球,如果抱紧了,球就要下去;如果松了,球就要掉下去,可是只许用意念想,而不能用拙力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