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民谊与吴式太极拳

文/艾山

褚民谊(184-1945年),原名明遗,字重行,浙江吴兴人,同盟会早期会员。后因与日本政府勾结,被国民党政府以“通敌卖国”罪处死于江苏。

褚民谊早年是比较进步的。他出身于医生家庭,父亲褚吉田是当地名医,教子甚严。褚民谊幼年即能熟读四书五经。他14岁那年,被送至苏州天赐庄传习医院,跟随美国人柏乐学习英语,两年后回乡入寻经公学,研读中西文学作品及各类中外读物。1903年,他东渡日本读高中,继而升入大学,学政治经济学。在日期间,他参与了留学生的政治活动。1906年,在赴法途经新加坡时,他加入同盟会。抵法后,与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创办中国印书局,出版《新世纪月刊》、《世界画报》等刊物,还出版过许多进步刊物。1911年,他回到上海,经黄兴介绍,结识汪精卫、陈璧君,又经两人介绍,与陈母的养女陈舜贞结婚,次年任上海同盟会本部驻沪机关部总务长,同年冬,赴欧就读比京自由大学。三年后,他回国参与“倒袁”活动,失败后,赴法国与蔡元培、汪精卫组织华法教育会,办理华侨及留法学生在法事宜。1920年,他与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并任副校长,同年到斯拉斯堡学医,获医学博土学位。1924年底,他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兼任广大医学院院长,后历任国民党第二全代会候补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军医处处长、上海中法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国民党政府卫生建设委员会常委主席、教育部大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师公会执行监查委员等职。1932年,蒋、汪“联袂入京”,褚民谊应汪精卫之邀,任行政院秘书长,从此与汪形影相随。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褚民谊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任外交部长,因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本天皇给他颁发一等旭日大授奖章。1945年,他在广州被国民党军统局诱捕,经国民党江苏最高法院审判,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的罪名,判处他死刑,在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场执行。

1925年,褚民谊由广东赴北平(今北京),当时正是太极拳鼎盛之时,褚民谊对太极拳产生浓厚兴趣,从学于吴鉴泉门下。据说褚民谊起初师从杨澄甫学艺,这位“三先生”并未顾及褚民谊的“官面”,照样接手即发,使褚民谊在杨澄甫众弟子面前很难下台。随后褚民谊便拜在吴鉴泉门下,因吴氏为人随和,推手以柔化为主,很少发人,手上总给人留着面子。褚民谊回广东后与同门师兄弟王志群(润生)、吴子镇朝夕演习,揣摩太极真意,嗜练成瘾,拳艺长进很快。后来褚民谊在上海任职时,又认识同门徐致一、吴图南等人。褚民谊在与徐致一的交往中受益匪浅,此后以较大的精力投入太极拳的研究之中,曾利用职务之便改组过中华国术协会,创办了《大众健康》杂志,极力主张国术大众化、科学化,认为只有太极拳“能身心兼修,学养并顾,而使老弱咸能练习,绝无流弊”,提出“提倡国术应自提倡太极拳始”。褚民谊提出“提倡国术之方针,在使国术科学化”、“科学化之国术在于合于力学与心理学,讲究生理与卫生”。他的见解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积极的,即使在今天也未显落后。在提倡国术科学化的同时,褚民谊还大力提倡发扬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踢毽子和放风筝。他针对太极推手非两人不能练的问题,发明创造了太极推手器械—太极棍和太极球,在这两种器械上,可以自如练习太极拳掤、报、挤、按、采、捌、肘、靠八法。尽管这两种器械并未推广开来,但对于太极拳运动仍不失为一种创新。

1929年初,褚民谊将业师吴鉴泉所传的太极拳整理成书,由上海九福公司出版发行,书中附图55幅,为吴鉴泉早期拳照。吴鉴泉的弟子徐致一著述《吴式太极拳》、长子吴公藻的《太极拳讲义》、女婿马岳梁的《吴鉴泉氏的太极拳》所采用的吴鉴泉拳照均为吴氏后期的拳照,而褚民谊书中所用拳照与前者不同,目前当属绝版,为珍贵历史史料。吴鉴泉在褚民谊书中的拳照与前述三者有许多不同点。其中最明显的不同是,徐致一在其1963年所著《吴式太极拳》一书中提到,在预备式中“用垂掌而不用俯掌,是吴先生晚年的姿势”,而褚民谊书中的吴鉴泉拳照是非常明显的俯掌。该书为后人研究吴氏太极拳的演变提供了形象的依据,是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