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福起 摄影/周广卿
2004年3月,我到大连拜访赵宝安。到单位打听他,大家想了想,才恍然大悟,“他呀!”一个戴眼镜的大姐对我说:“你问赵宝安我不熟,可你一提挺爱练武的一个大胡子’,我就知道了。”大家也说,这个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爱耍刀弄棍的,然后列举赵宝安为练武而办的“痴事”。
赵宝安1963年2月生于大连,7岁习武,先后习练形意拳、螳螂拳,后经人介绍,拜修剑痴再传弟子葛太然为师(韩鹏尧亲传)学习晚期五行通背拳,经过勤学苦练,武艺渐成。葛太然仙逝后,赵宝安从学于辽宁师范大学武术教授苗福盛门下,研究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使武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后来赵宝安又投师五行通背老前辈张云珊门下,继续修习,经张老的口传身授,赵宝安视野又开阔了许多。
赵宝安很热情,见面寒暄后,就开车带着我欣赏大连的风景。他一边开车,一边介绍着,不仅介绍风景,还介绍哪里“盛产”武术家。来大连之前,我对大连的武术界还不是十分了解,经他一介绍,心里就有了几分谱”。
赵宝安说得多的还是五行通背拳。提起当年习武,赵宝安颇为感慨,“学到真东西,不吃苦不行,有时还得顶着点压力。
做为一名业余武术爱好者,想搞出一点成绩,困难实在是太多了。由于原单位工作情况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他曾几次失去参加全国武术大赛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不是滋味。1979年,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他,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而且常常加班抢任务,每天身心疲惫不堪,业余时间就想好好睡一觉。但他没有一天停止练功,而且是利用中午饭后时间练功。当时传统武术活动还没有完全得到社会认可,许多同事、领导认为:一名国营职工不干好自己的工作,满脑子都是武术有什么用,能带来效益吗?个别领导以影响工作为由,扣压器械,禁止习武,甚至扣发当月奖金,对此赵宝安坦然笑道:“人各有志嘛。”暗地里却憋着一鼓劲,非要在武术方面有所成就。当拿回奖牌后,领导认识开始转变,而且武功也派上了用场。
一次值夜班,他一边练功、一边巡察,一连一个星期没有异常。这一日夜里1点多,来了一高一矮两名盗贼,先是东张西望,然后快速割开篷布,扛起两筐鲜桔就跑,赵宝安飞身跃步,堵住两盗贼去路,大喝一声:把东西放下!由于夜深人静,两人大惊,桔筐落地!高个子盗贼狂叫到:你想放血!挥刀刺向赵宝安面门。赵宝安向后急闪步,抬起一脚正踢中对方裆部,这盗贼一声惨叫,刀落人倒,双手捂住裆部在地上翻滚。与此同时,小个子贼弯腰摸起一块砖头举起来就要行凶。赵宝安早有察觉,转身以闪电般的速度挥起梢子棍击中对方小臂。这小子怪叫一声,拔腿就跑。。。
电影《少林寺》公映后,神州大地掀起了习武的热潮,武术也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赵宝安的单位非常支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专门成立了武术队,调赵宝安任武术教练。赵宝安很受鼓舞,如鱼得水。
1993年9月,日本武术家常松胜先生到大连拍电视剧《铁山奇形剑》,剧中需要练通背拳的演员,找了数位都不理想,最后经人介绍,赵宝安赶到拍摄现场。一套五行通背大连环,一套通背渔郎问津剑,精于通背拳的常松胜先生(修剑痴的再传弟子)看后大喜,惊讶叫绝,连声说道:“练得好,太有通背味道了,五行通背后继有人啊。”随后请赵宝安到客厅进行交谈。
我在大连中山公园为赵宝安拍照片时,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观看。一些年轻人觉得好奇,便问这是什么拳。我说:五行通背拳。有的人就摇摇头,没听说过;有些年轻人随着赵宝安打个三招两式的,便失去了兴趣。
赵宝安又发了一通感慨:“我现在正利用业余时间整理这门拳法呢。如果现在还不去挖掘整理,这门拳法可能真的要失传了。
我劝赵宝安:“不要这么悲观,武术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可是,不知为什么,心中却多了一丝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