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跆拳道训练法(之一)五式站桩法(一)

林春生/文 示范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以脚为主,以手为辅的竞技性计点得分的对抗性项目,简略可称为“八腿一拳”。其对抗的规则决定着跆拳道的整个技术体系,运动性质的比赛规则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与对抗中更具有欣赏性的方向发展。纵观各类搏击类项目“拳击、散打、泰拳、摔跤”等对抗运动,各有不同的比赛规则与技术体系,所以可以这样说竞技规则决定着各项搏击项目的技术走向。

跆拳道运动如今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对抗性运动,在世界各国皆有数以万计的广大练习者,2000年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设有8枚金牌,男女各四枚),对跆拳道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人曾接受过多年的跆拳道训练(获得过1997福建省跆拳道锦标赛58KG冠军,1998福建省跆拳道锦标赛64KG冠军、2001年上海市公开赛58KG亚军),在服踢两不知”的跆拳道实战对抗过程中、曾经失败、迷茫、困惑、退缩甚至放弃过,然偏持一方的追求,虽碰得头破血流!但本着对跆拳道不舍的情怀,多年来仍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隔开的只是形体技术千差万别,同样“隔行不隔理”——不隔的只是原理性的意识“有”“无”形态。跆拳道的技术与传统武术的形态技法很大差异,然形之不同而理为一贯,即“万法归宗”各种武道都是对肉体与精神的双重修炼至合二为一。传统武术的各门各派形式技术不一,但最终追求的是刚柔相济的“形意如一”,中华灿烂五千年历史留下的拳谱万千,这些拳谱乃各派宗师对最高境界的描述,犹如画好的一幅山水画,看客们只是看到结果,而非过程,而好的作品更能体现的更是一种意境。在跆拳道这条道路漫漫求索中,最终是博大的传统武术让我走出泥泞的实战沼泽地,逐渐悟出了实战对抗中的一些实质性意识原理。本着以传统武术理论为指导,通过跆拳道的实战对抗来感知意识形态攻防变化。技术的变化由刚至柔,柔化刚发的“刚柔”矛盾与统一的关系,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发现过程中的体验远远比得到的结果更让人兴奋。为促进国内的跆拳道竞技水平的提高,使广大跆拳道练习者提高自己的实战对抗水平,本人将多年的修习心得体会并与中国传统武术古老站桩结合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广大跆拳道爱好者有所裨益。

纵观跆拳道的腿法技术体系,无非是横踢、下劈、后踢、后旋、推踢这个基本腿法结合身法、跳跃、步法而演变出不同的相生相克相化攻防技术(如:双飞、滑步横踢、转身横踢等技术),这项对抗性项目可称“腿的变化艺术”,由于对抗中主要是用脚来得分,所以腿踢出后,另外一腿就起着支撑重心的作用,攻击中的腿法技术形态依据对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式跆拳道训练法根据攻防对抗中的常用技术总结出基本“五式桩法”(中式跆拳道训练法分为六大部分:“动态桩法”“技术练法”“素质练法”“实战攻防练法”“思维意识练法”),桩法的功用因不同的形式与意念对人体也有不同的作用,在传统各门各派都突出了站桩的重要性,我们先辈在观察自然生长的过程中,发现粗壮之大树虽然外形之矗止不动,但其内部却时时刻刻在生长壮大。经过人们千百年自身实践,逐渐探索出一套自身在外形静止不动状态下的拳术练功方法—站桩功。拳家有云:“未习打,先站桩”,(少林拳秘诀〉拳谱中可以知道:“欲求技击之秒用,须以站桩换劲为根始,使其弱者转为强,拙着转为灵”,可见传统武术中真正称得上精华的东西却是至简至易形式上普通平常而内在又深奥难懂的站桩,从古到今,少林、武当、峨嵋各派拳法的修炼对站桩也极其重视,凡是武道上有所造诣的技击泰斗,功夫巨匠,掌门大师莫不总结归于站桩—体认出“灵劲”的桩。当然如今的大部分武术人已经抛弃了这种即枯燥又见效慢的训练方法,其实是末能领悟其站桩的训练精髓所在。站桩只能是拳术训练的一部分,我国先辈拳学家经过长期实践,体悟到为了达到神经协调控制肌肉的目的,获得内家拳术的特殊力量—拳劲,必须借助意念活动,意念活动的提出使我国拳术在训练方法上与国外搏击项目有质的区别。当然也不能唯“桩”论,但是她在拳学的修习中确有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将中式跆拳道训练法的五式桩法介绍给大家。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