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形意拳的发展
形意拳的发展,太谷车永宏和河北深州的郭云深起了关键性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光绪十五年(189年),农历九月,李飞羽的得意门生,以“半步崩拳”打遍华北无敌手的形意大师郭云深,首次到太谷走访师兄车永宏,在太谷与车永宏互相切磋拳艺达年之久,二位大师互相学习,相得益彰。车郭二位大师首开晋冀两省形意交流的先河。郭大师曾这样赞誉车永宏:“山西吾车二师兄,技臻出神入化之境,真高手也”。从此之后,河北形意大师们专程来太谷走访形意同门的有:刘奇兰、李太和、刘元亨、李占元、张树德等等。光绪十九年(1893年)李飞羽的高徒宋世荣、宋世德由河北大兴县迁来太谷城内定居。1895年李广亨在太谷城内的商号“中兴正”撰写了《形意精义〉一书,该书对形意拳的历史源流、拳理拳法的发展,拳名的演变过程以及形意拳五行、十二形和诸多套路的演练要诀和用法,都作了详细的注解,这本书成为我国形意门中具有权威性的拳谱资料。
清朝晚年,李飞羽的八大弟子中有五人定居太谷城内,他们是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贺运亨、李广亨,所以民间有“五星聚太谷”之说。这时,车永宏的游鼍化险”,郭云深的“连珠崩拳”,买壮图的“鸡形四把”被中华武林界公认为形意三绝”。此外,李广亨的“乌鸦伏卧”为其特技,人称“试金石”;宋世荣以内功出众,其燕形技艺令人叫绝;宋世德的轻功神奇,常常越太谷城墙取凤山的酎泉水饮用;贺运亨则腿功过硬,人称“铁腿”;车永宏的大弟子李复祯善技击,人称“技击泰斗”、“常胜将军”。在此后相当长的一般时间内,太谷成为形意名家会聚交流的地方。所以,太谷被中华武林界誉为“形意拳之乡”。
1897年,刘奇兰大师的得意弟子王福元来太谷拜访车永宏师伯,车永宏待王福元如入门弟子,尽心传授其技艺,并将王福元举荐到榆次陈价的萧家护院,1898年刘奇兰的大弟子李存义奉师命来太谷拜访师伯车永宏,并探望其师弟王福元。1900年李存义因参加义和团事败,来太谷避难,车永宏让李复祯保护其安全,并举荐其为孟家护院。在太谷期间,车师伯为他补足了十二形,教授他“挨身炮”等对练套路,宋世荣大师传授其“内功四经”。1903年,郭云渠大师最后一次来太谷,与车永宏师兄商讨十二形的排列顺序,商定将李飞羽宗师所传的“六象”排在前,车永宏传的“六象”排在后,“龙虎为开”,并将“鹰熊二形合演”排在最后,从此之后,鹰熊二形不再单独演练,故有了以后的“鹰熊合演”。郭云深大师在临行前,与车永宏师徒共十一人合影留念(此照片现保存在太谷县武术协会)。从以上的历史事实来看,车永宏、郭去深等为晋冀两省形意拳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直到今天,河北深州形意界的同仁们与山西太谷形意界的同仁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往来,这是历史形成的结果。
1911年,形意名家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了“中华武士会”,广泛团结武术界同仁,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为形意拳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14年,李存义最后一次来太谷,与同门师兄弟李复祯、布学宽、宋铁麟、刘俭、吕学隆等共同商讨形意门人的辈次排列事宜,决定从李飞羽宗师的第二代传人起,以“华、邦、维、武、尚、社、会、统、强、宁”十字为辈序,以便使后来者有谱可循。当年,形意拳新秀郝恩光首次将形意拳传到国外,开创了中国拳师教外国人学习形意拳的新纪元。1918年,形意名将、形意大师张占魁的高足韩慕侠在北京一举击败俄国著名的拳击高手康泰尔,中国人民闻之扬眉吐气,形意拳又一次名声大震,全国各地城乡间学习形意拳的人们与日俱增。山西太原、太谷、榆次以及周边各县的学校普遍增设国术课,许多形意名家被聘为学校的武术教师。车永宏的高足、形意大师布学宽兼授太谷城关九所学校的武术课。1930年布老应孔祥熙之聘,任太谷铭贤学校(即山西农大的前身)武术教师,培养了大批形意拳后起之秀和海外门人。布学宽大师的弟子、现住巴西国爵士的武朝相,在巴西创办了“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形意功夫馆”,如今仍活跃在巴西国的武坛上。布大师的另一名弟子李英昂在危地马拉定居多年,是一位武术史研究专家,他撰写武术专著十余本,为形意拳在海外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时期,形意门人孙福全,刘殿琛、姜容樵凌善清、薛颠、董秀生等编著的形意拳专著先后出版发行,形意拳在全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28年在南京举行的国考打擂,山西代表队由16人组成,其中15人是形意门人,他们是李连成、韩荣华、张万荣、王鸿、张安泰、李培昌、白三货、郭风山等,在此次大赛中,山西队的王鸿以高超的形意功夫名震南京,又一次显示了形意拳的实力。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形意门人积极参加抗日,仅山西知名的有陈晓峰、胡殿基、史克让等,他们都是我八路军中任定领导职务的干部,他们均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笔者所熟悉的布学宽大师在抗日战争时,就是我党的内线联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还有原山西武术队教练、车永宏的第三代传人李三元,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我党的内线联系。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他曾护送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从武乡经太谷赴延安;解放战争中他们是我党太原的内线,为解放太原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太谷县志均有记载)。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武术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形意拳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仅以山西为例,在布学宽、宋铁麟、刘俭等几位大师的积极努力下,全省形意拳如春风得意,又一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布学宽大师在1958年参加山西首届全运会,为大会表演了形意八卦掌,受到贺龙元帅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60年布老出席了山西省文教群英会。1963年,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协主席黄中同志专程来太谷视察群众武术活动情况。他对年已90高龄的布老为形意拳的发展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64年,布老当选为全国武协委员。
由于李复祯、布学宽、宋铁麟、刘俭、吕学隆等一代大师们的辛勤耕耘,山西武术界形意名家辈出,笔者所熟悉的已经过世的形意前辈武承烈、张永义、孙德宜、吴立孝、吴治泰、吕加林、车彩藻、苏登瀛、吴连富、闫芝兰、赵永昌、段世荣、梁焕章等,他们都是在全国和全省武术界颇有影响的实力派人物。如今这些前辈们的门生晚辈,分别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和大洋彼岸,为形意拳的发展,辛勤地耕耘、默默奉献,他们是形意文化的中流砥柱。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形意拳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布秉全、吴殿科、宋光华等辛勤工作,著书立说,程素仁的(形意宗师)一书问世,这些都是形意拳文化后继有人的幸事。
“中华武林百杰”之一的张希贵先生,他一生为武术事业奋斗不息,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就开始组织全省的形意拳交流和比赛。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与北京武协的骆大成等同仁于1990年在北京组织了全国首届形意拳邀请赛,从此之后开展了多次的全国形意拳邀请赛。1995年8月,在张玉林同志的组织下,在河北深州举行了首届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这是我国形意拳史上前所未有的。2001年8月,经过张希贵同志的艰苦努力,在山西平遥古城举行了山西首届国际形意拳邀请赛,盛况空前。参赛的215支代表队中,有12支国外和港澳地区代表队,运动员达2300余众。不难看出,山西张希贵、北京骆大成、河北深州的张玉林,是改革开放以来把形意拳交流和比赛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的代表人物。
另外,从形意拳的套路改革创新方面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李三元是为形意拳套路的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创编了“综合形意拳”,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其次是张希贵、高宝东。张希贵在综合形意拳的基础上创编了“四十八式形意拳”,高宝东在综合了形意五行枪、十二形枪以及诸多传统枪术套路的基础上创编了“综合形意枪”,这在全国是没有的。199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通过了形意拳三个徒手规定套路和四个形意器械规定套路。为形意拳这一优秀传统拳种进一步的普及,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这应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归功于许许多多为形意拳的发展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形意同仁。
愿形意拳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花,开遍神州大地,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