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收豢。许多教练在教受拳法时都习惯性称拳头打出后要快速收回,并作大量的练习,从传统的教授方法上看似乎有一定效果,但收拳一说我认为有些勉强。因为在正常发力的情况下,肩肘是不含力的(除了击敌的一瞬间)。人体在拧腰复位的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及根据人体的生理构造特点,拳头会自然快速还原,根本不存在收拳这回事。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收拳,难免有引人误入歧途之嫌。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许多人不但达不到拳法快速还原的目的,还会产生拳臂下垂等弊病,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麻烦。因此,我认为在直拳乃致其它拳法的训练中,应加强转体拧腰发力方面的训练,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将一个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乃致于异化,毕竟结果才是我们最关注的。
对于直拳在学术界尚有几个问题有些争议,一是直拳是否以水平为准。在教学中大多数都主张以水平为准,但也有的人认为应稍向下压,其好处在于既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重力加大击打力度,又有利于拳锋的着力,在本力一定的情况下,以减小着力面增强攻击效果。甚至有人认为应稍向上扬,无论是向上;向下还是水平,我认为争论的价值都不大,这三种情况在格斗中都会出现,我们应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一味强求标准而扬此抑彼。
对于直拳好还是平拳好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发力方法正确,在攻击力上是没有差别的,关键是我们的习惯问题,只要我们自己觉得顺畅,就行了。在李小龙的功夫片中,李小龙总是习惯用立拳痛殴对手,认为立拳在格斗中有个旋转的动作,有利于劲道的穿透,许多截拳道的朋友们也持此观点。但也有许多武术爱好者认为平拳更利于旋转发力。
有人提出“直拳的运行轨迹问题。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但在现实中看到有些爱好者的偏执行径,觉得轨迹还是一个大问题。截拳道中讲拳应与肩在一条直线上,这本无不当,但许多练习者却把经给念歪了。李小龙的愿意为发力时拳锋,肩腰外侧;支撑腿处于或接近于一条直线,只有达到这一要求,击距才会最长,攻击力才能发挥到极致。倘若真的象有些人那样每天脑后放个棍子练习出拳,我看还不如不练,无论什么时候,拳法都应保持顺畅,这是不能违背的基本原则。
关于直拳的训练,许多杂志都做过系统的介绍,在此我只对一些重点的东西作些补充,大家可以作些参考。
肩关节的灵活性训练。肩作为直拳的一个重要中转环节,其灵活度不仅影响拳速;杀伤力,还会影响到拳法的攻击角度,因此可见,肩关节的训练是我们学好拳法的必经阶段,常见的方法如下:压肩;扩胸(注意胳膊要保持一定曲度);冲拳:环肘等,瑜珈中的跪伏压肩和弹肩也有良好功效,大家不妨几种方式交替练习,动静结合,以在增大肩关节活动范围的同时仍保持其弹性。
腰作为攻击的发动机,对搏击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点在太极拳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其实究到底,任何拳法腿法都可以用太极拳的原理来解析,只是我们许多人不知道罢了。
腰部的训练方法也很多,如下腰;踢腿;挺髋;拧腰等,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我们关键要注意体会那种拧的感觉,只有领列到拧的妙处,我们才能真正步入搏击之殿堂。
基础功夫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正式进入到拳法的练习中了,第一步,确定一个目标(要轻而小,有乒乓球大即可),然后确定一个适当的距离(一般以双肩平伸,再后退0.5米左右为宜),用左右拳轮番击打,要求尽力击中目标,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动作要轻快流畅。第二步,以原目标为中心,充分运用多种步法,从多个角度攻击和闪避,以此锻炼全身的协调性,提高自身的反应速度,力争做到身法步法拳法的三者合一。第三步击打沙袋,在增加本力的同时纠正拳法的不足。第四步进行移动靶的练习,熟悉攻击的节奏感。第五步双人至多人的实战练习,总结格斗的经验,在间隙配以弹性练习和负荷练习,例如加橡皮筋或打千层纸,以提高综合的搏战能力。
直拳的练习最终目的是要投入到实战中去,有许多爱好者平时打起来虎虎生风,在对敌时却不知所措,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心理素质因素,也有实战经验不足的影响,同时还有拳法运用上的技术问题。实战中双方总是不断的进行攻防转换,甚至寓攻于防,寓防于攻,因此正确的对拳法进行运用也是搏击训练的一大难点。
直拳因其攻击的线路最短,击打力较强而具有难以防备的特点,但这并不是说面对直拳的攻击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闪避、格、阻挡、下潜、反击等。具体针对直拳的反击技术我将在下期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解析,在此不再多说,希望本文对大家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