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威
武术的第一价值,就是要研究和掌握攻与防的技术。武术,之所以称其为武术,就是因为它是武打的艺术。不懂得这一点,就失去了学武术的根本意义,除此之外,才是它的健身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我国四大名拳的形意拳以其拳势精巧,发劲刚猛,集阴阳于一体,寓攻防于同形,其特别注重实战,以朴实无华而著称于世,如今形意拳已走出国门,遍及五大洲,所以研究形意拳的散手要诀,推动形意拳的进步普及和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1、阴阳互动,攻防一体
阴阳互动,是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的根本法则,武术运动的进攻、防守、吞吐、化泄、动静、虚实,一刻也离不开这一根本法则——阴阳互动、攻防一体。
在形意拳各种传统套路的编排中和各种散手技法中,每一种手法的技术内容,无一不是一阴一阳,一攻一防,有阴必有阳,有攻必有防,并且是阴阳一体,攻防同形,几乎找不到只阴不阳,或只攻不防的单一动作。仅举形意五行拳为例,劈拳的练法与技术要求是:一手上钻以熊形截顾对方的来手,同时另一手乘势劈击进攻,左右手的防与攻没有任何的间歇空隙。手与脚的配合也是如此,一只脚在前随手的动作迅速抢占有利地势,另一只脚随势跟进。在一般情况下,多以鸡腿半马步的步形来支持身体的重心,以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在进与退,攻与守等灵活的步法变换中,多以寸步和前带步、后带步、迂回步等步法见长,处处要求进步低,退步稍高,快速灵敏,尽量避免单腿支撑重心尽量不给对手造成攻击我的空隙和机会。在进攻和防守的瞬间,劲力的应用要求做到“踩、扑、表、束、撅五劲俱用,工、顺、勇、疾、狠、真六方皆有”上下配合,手脚并用,攻防一体,同时到位。也就是拳谚所说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然而,这些要求的根本,就是阴阳互动、攻防同形。被武术界誉为“试金石”的一代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生(太谷北沙河人)常常告诚门人:“练拳不懂阴阳,下功等于瞎忙”“攻防同时到位,神仙也得后退。他的散手技艺炉火纯青,运用烟熟,被同行朋友们叫绝。笔者多次目睹了孙德宜先生与来访的武林界朋友交流技艺的场面,他手脚配合阴阳互动,攻防一体的高超技艺真可谓做到了天衣无缝。攻与防完全是运用化劲、借劲、巧劲,显得特别轻松自然,根本见不到他用死打硬碰的拙劲,使在场的同仁们真正领悟了什么是“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艺”的高超境界。1965年山西省武术比赛在太谷举行,在大会休息期间,一位外地来的擒拿高手要求与孙德宜先生切磋技艺,经人引荐介绍之后,就在太谷体委的大办公室内(一代大师布学宽、宋铁麟等老前辈都在场)两人动起手来。来者不善,出手不凡,各种反关节动作的运用非常灵活到位,同行们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功夫非常了得的高手。面对高手,孙德宜先生面不改色,神态自然,略带微笑,凭着他高超的散手技艺,迫使对手连连落空,屡屡就范,先后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便将对手摔了六个跟头,最后用右手一个金鸡锁喉,将对手牢牢地锁在门后边的墙角,再无还手之力,孙先生则毫毛无损。这时布大师说到:“四儿(孙先生的乳名)都是朋友们,点到为止”。从此,两人成为至交,经常书信来往,互致问候。这些真实故事至今在武术界被同行们传为佳话。无论是“五行”劈、崩、钻、炮、横,还是“+二形”各形演练和散手的技法要求,无一不是阴阳互动,攻防一体,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可悟出其中的奥妙和真谛。
2、虚实结合,避实打虚
虚与实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又相互转化。虚实相生相克的哲理,在武术运动中,特别是在实际散手运动中应用非常广泛。武术运动中的“虚是指防守的薄弱部位,二是指使用假招法伴攻和迷惑对方的方法。“实”指防守严谨的部位和以真招强招攻击对手的方法。形意散手技法十分强调和注重虚实相生,虚实分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真假招互相交换使用,其用意是迷惑对方,使其判断失误,使我的进攻达到目的。例如“钻拳”的练法和用法,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就十分突出,以一手刁拿对方来手,破坏对方的来招,另一只手以掌直扑对方面部,这一掌是虚招,也是实招,说其“虚”是为了迷惑对手,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于我的掌上,为我的另一手(刁拿之手)重招实招打击对手创造机会;说其是“实,则这一掌确确实实是攻击对手面部的一掌,如果对手稍有不慎,就会被这一掌击中,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口鼻流血,甚至晕死过去,后果可想而知。如果对手注意力在我这一掌上,那么,我的另一手就会乘势以重招出击,成功率就会成倍地提高,这就是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是实,实是虚的含意所在。当然,散手技击的成功率要依靠技术、胆量、力量、速度四个因素的整体配合,缺一不可。再如“十二形”中的虎形,含胸、伏身、双手向内向下刁撅:一是为了顾破和化泄对手的来招,同时也是我积蓄力量的过程,为随后的向前扑击创造条件。前者为“虚”,但虚中有实,后者为“实”,但实中有虚。所谓“虚中有实”,是说含胸、刀本身就有一种吞、化、拿的因素在里边,如果刁撅成功,对手就会束手就搞,我则由虚”变“实”,如果刁撅不奏效,对手必然向后抽身,重心后移,我则以闪电式的速度向前扑击,乘其立足不稳之际,达到我的攻击目的。如果扑击不成,至少可使对手一惊,我则迅速变招,或以掌,或以拳,或以肘或以膝向对手发起连击,迫使对手防不胜防,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形意名将韩慕侠,1918年在北京击败俄罗斯拳击名将康泰尔的招法就是“虚中有实”的典型事例。康泰尔两膀有千斤之力,双拳威振世界拳坛,在北京设擂目空一切。形意名将韩慕侠出于民族气节,凭借高超的形意功夫,决心与康泰尔决一胜负。骄横的康泰尔根本不把韩放在眼里,双方一交手,康泰尔连续几个直拳和摆拳,均被韩躲过,这时韩朝康脸上虚晃一拳,康急忙防顾面部来拳,中节腰部暴露,韩说时迟,那时快,一个托心掌直击康的心口,只见康一口鲜血吐出,随即倒地,人事不省,一时间台下掌声雷动,韩慕侠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这一动人的历史,至今武术界仍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