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轨迹拳学:格斗步法科学化(一)

李永坤

通常而论,步法属于搏击的常规技术,然其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地位却是匪夷所思的、拳谚就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之说。在中国拳学史上的丰碑巨著之一的《岳武穆九要论》对步法之要更是极之推崇,其中《要论八》与《要论九》是对步技的专论,由是更可证明步法在实际打斗中的重要性。从表象直观,步法最为显见的用途莫过于调整对敌距离而已,何缘何故历代名家高手对其过分“珍爱”倍加?若深究其理,惟从格斗本质出发,才能洞悉步法在实战中的根本意义所在。

举“足”轻重步法真意

轨迹拳学认为:实战格斗的本质内容就在于两点即得手与发力。所谓得手即尖端的攻击到位,说白了就是自身肢体武器能够接触预定要打击到的对手身体部位。得手成功的前提保障则在于得位,即自身能够占据攻(防)的有利位势。毋庸置疑,得位是格斗步法施用产生的最直接最直观的结果。换句话讲,步法是得手1/2内容所在。

所谓发力即通过自身特殊攻防运动切换出用于打击对手的力与量,其大小同时与运动投入的实际有效质量(m)和动作的速度变化率(a)有关。这两个因素的值越大,运动所产生的力与量值就越大。科学的拳学步法能够使身体产生整体同向位移的效果,这无疑保障了m趋向于最大值;另外,步法与身手同动在短时间内使得攻击速度和值达到最大,相应地a值也会达到峰值。从学术上讲,发力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层次:局部发力、主体发力和整体发力。整体发力即是主体发力与步法的复合。不可否认,步法在发力层面上负担了1/3的重任。

一旦清楚了步法在得手与发力上的真实功用,也就不难理解古今众多的名家高手为什么把步法视为不传之秘了。

相形见“绌”—步法真理

轨迹拳学认为,科学的拳学步法关键在于其动势,而非静形,更不能以讹传讹把步法之秘错误地划归到那些“异想天开”名称怪异的高深步法上。家师李紫剑先生本着继承发展、科学务实观点,以现代学科科学为基础手段,对传统武术步法做了大量深入浅出的探究,最终创造性地归整与定位了格斗步法的科学准则,亦即腿脚的具体运作模式:后驱逆行,突发立止,摇臀荡胯,应手合身。

所谓后驱逆行就是用后腿把前腿“射”出去,前腿把臀胯弹回来,这里的“前腿”泛指与步法运动趋势相一致的同侧腿脚,“后腿”的意义与“前腿”相反。所谓的突发立止就是要求行步干净利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所谓的摇臀就是指臀部以对侧的胯关节为圆心,以骨盆为半径做旋转;所谓的荡胯即与支点对应的那条腿配合摇臀作弧线形的提胯与沉胯,其也是旋转运动。所谓应手合身就是指步法运动轨迹与身手的运动轨迹相一致,也可以理解为二者的运动轨迹的投影相重叠。

错误的格斗步法以“拖拉”式行进最具代表性,该类步法运作模式是:前腿迈进,拖拉后腿进行同向位移。从表面来看,这类步法似乎要比轨迹拳学步法简洁易用,运作起来也不像轨迹步法那么“怪模怪样”。笔者早年未入轨迹拳门研习武术时期,也曾寻幽探秘在步法上下过一番功夫,力图找到这不传之秘,最后武断认为此类“拖拉”步法较其他搏击步法更具优越性;然而当笔者在竹林亲眼目睹李师游刃有余的步法风采之时,深感二者绝非能够相提并论同目而语。下面我们以轨迹拳学步法中的进步与拖拉式步法中的上步为题例,用比较的形式来求证它们的优劣。

轨迹拳学中的进步与拖拉式步法中的上步的相同点:

(1)二者在格斗中实际功用基本一致,即都用于近身/进身以发力。

(2)二者动作始末步形基本一致,即都以纵步来定位动作的起止的。所谓纵步者就是双脚前后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