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交手要义(二)

5化劲在局部,发劲在整体

初学推手的人,遇到对方加力于己身,便全身乱动,以为这样就是化。结果是动一阵以后,并未能化去对方所加之力,自己仍然要跌出。初学者由于肩胯未能松开,处处僵硬,对方在彼局部一拨,两脚便不稳。这是因为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不能松开,不知化劲,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初学发劲,又往往仅用两手之力,所以发人不动。这里的矛盾,使初学者不能理解。其实,化劲只在局部。

陈微明先生曾说:“。。。假若推其手,手动而肘不动,推其肘,肘动而肩不动推其肩,肩动而身不动,推其身,身动而腰不动,推其腰,腰动而腿不动,故能稳如泰山。若放人之时,则又由脚而腿而腰而身而肩而肘而手,连为一气,故能去如火箭”所以我们身体什么部位被人拿住,就应当松化什么部位,其它身体各部,不要乱动,以免影响重心。发劲时,劲起于后脚跟,到腰再到前腿,前腿一弓,手臂一长,便发得人出,因为这是全身整体劲也。

6听人之劲

太极拳推手以懂劲为最高阶段。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懂劲的地步呢?只有平时和人推手时,能善于听人之劲。这就是说,靠和对方身体接触的部分(即指、掌、腕、肘、臂等)皮肤的感觉,得知对方来劲的方向、轻重、强弱等,大脑立即作出反应,化掉对方之劲,向其弱点进行反击。这主要靠条件反射。若对方劲来,我还要想一想如何对付,那是来不及的。拳经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就全靠感觉灵敏,听劲的功夫了。

推手时,为了要能听人之劲,我就不能用力对抗。因为两臂用力,对方的劲路我就感觉不出,处处都得被动,这样哪有不失败之理?所以推手时出手一定要松要轻,掌握对方来劲,使对方欲发不能,欲走不及,我才有主动权。要听人之劲,自己就不能主观,不能抢先出手攻击对方。要变主动为被动,而实际上仍是主动。根据客观情况,力来我化,相机进击,后发先至,实际仍是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说:“不主观”是听人之劲的首要条件。

7.供人之力

吴鉴泉老先生曾说:“太极拳练时不用气力,设遇力大之人,如何对付呢?一个人几十斤气力总是有的嘛!”吴先生没有继续说下去。我们想太极拳是借人之力打人,拳经说“牵动四两拨千斤。”四两和千斤是比喻力之大小,不能照字面上去理解。牵动是条件,拨是方法。只要牵动的条件成熟,小力能够拨大力。注意这个“拨”字,“拨”是巧劲。不是说小力能够顶住大力,或小力能够胜过大力,而是说“拨”动大力。一个人有了几十斤气力,再加上技巧,这就足以应付还较自己气力大的人,这就是太极拳推手的原理“借人之力”。

要借人之力,自己就不能用力顶抗。用力顶抗,自己之力,被人借而打我矣。举例来说,对方来力,向我左身侧进攻,我不加顶抗,仅偏身化之,又及时加力以捋之,这就叫“合力”。此时对方重心已被牵动,我可以再捋得足一点,使其脚跟浮起,或用横劲向前进击,均无不可。借人之力,对于对方来力,最好不加阻挡(使用截劲是另一回事)。我化他时,要让出一条路来,使对方的力,顺要去的方向而去,因为我若一拦,对方力就缩回,或者变换方向,反而不容易打他了。往往有这种情况,对方重心已动摇,脚跟浮起,因我一使力,对方反而转危为安,恢复稳定了。所以要借人之力,自己千万不可使力,这是很重要的。

8舍己从人,我顺人背

上面已经谈到,推手时要善于听人之劲,就决不能主观。现在再强调一下“舍已从人”,因为这是推手的关键问题。拳经说:“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又说:“因敌变化示神奇”,这都说明根据客观情况再作主观决定,不能一味主观。例如:我学会某一手法,想在推手时用此手法将人发出。如果发对方不出,原因是,人是灵活的,我向对方攻击,对方可化可走,可格可架,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想好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碰了钉子。这是“主观”的毛病。

我们在推手时,要力戒主观(舍己),要根据客观情况,作出反应(从人)。例如,对方下採我手,要拨我脚跟,我顺其势再把手伸长下去,另一双手再一配合,则对方反而被我拨起矣。不过“舍己从人”不是一味听人摆布,而是要利用“粘连黏随”,使自己身法处于顺势,而对方处于背势,则我的胜利才有把握。

9.不丢不顶

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接触,彼此听劲。我和对方身体接触,始终不完全离开,谓之不丢。不丢才能感觉对方动向,而做应付准备。若对方一来力,我便将和对方接触之点丢开,则无从感觉对方来力之方向和轻重,因而不能正确地走化。我丢开对方身体,或将两手缩回,谓之逃走。我逃走,对方要跟进打我,谓之“逢丢必打”。所以推手时千万丢不得。但另有一个情况,有时我们和水平较低的人推手,两人作搠、捋、挤、按动作,粘得很紧,此时我两肘一平,劲断而意不断,对方两手扑空,身体失中,不觉倾跌。我这不能算丢,而是劲断意不断,要加以区别。

顶者,对方来力,我妄想以力硬顶,希望我力超过对方,力大者为胜。这是违反太极拳原理的。用力顶,若对方力大于我则我败。用力顶,若对方一松化,我的身体便受到物体惯性规律的支配,不由自主地继续前进而失去平衡。所以推手时要强调不顶。推手时不丢不顶,自己不主观,跟随对方的动作,自己用适当的动作适应它,控制它,便能取得我顺人背的效果。

10.引劲

吴式推手,重视“引劲”。力大身长的人,如果气力不用出来,则对方很难推倒他。怎么办呢?用“引劲”。用“引劲”有两个目的:一是引其出劲;二是引劲落空。彼劲不出,我可以用方法把他的劲引出来。一般是先用一个假动作(虚招),在他的身上一按,这时对方身体立即起了反应,不是丢就是顶。他丢我就跟进去打。他顶我就随他来势松开,使他的力受物体惯性规律的影响向前失去重心。我再用横劲去出他,对方必致倾跌。“引劲落空”是指对方以强力进攻,身体并未失势,我一方面用堋劲虚虚拦住,同时松腰落胯,用两手捋其进攻之手,再开裆转腰,使其来劲落空,此时我横打直发,随心所欲,无往不利矣。

用“引劲”,有时引一下还不行,要继续引几下才能使对方立脚不稳。这就要求我们两手两脚的虚实变化要快。有时运用几个虚招,有时运用几个实招,有时虚实兼用,所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使对方捉摸不定,重心才能被我掌握。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