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吴文翰
武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创始人是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儒生武禹襄(1812-1880)。禹襄名河清,号涵斋,出自望族,博览群书,富有才略,为当道器重:但他性情淡泊,慵于仕进,惟以奉母课徒,悉心太极拳术为事。禹襄自幼爱武,初学家传武术,后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太极拳,又从陈清萍学陈式新架太极拳,尽得二人之妙。禹襄又遵照他得到山右王宗岳的《太极拳谱》中的拳理,结合个人体用实践,经多年悉心研究,创编出一套既不同于杨露禅,也不同于陈清萍的新型太极拳式。禹襄才备文武,集一生精力于太极拳术之研究,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有提高,自成一家,从拳式,走架到推手实用以及器械套路(刀、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学流派,深为后人景仰,对太极拳术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
武式太极拳派理法咸备,如深山宝藏,蕴藏丰富,遗憾的是近年报刊上披露专门研究武式太极拳的专论尚不太多。笔者不揣浅陋,谨就禹襄所创拳式撷要如下,权作引玉之砖;限于水平,不当之处,尚请高明指正。
一、禹襄所创拳式简洁紧凑,结构严谨,动作舒缓,步伐灵活,法术分明,外柔内刚,刚而不滞,柔而不散,重在实用,简朴无华,毫无虚式,如干枝老梅,繁花满树,光彩夺目,而枝叶全无。武式太极拳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如书法中的柳体,内紧外放,小中见大,陶铸万象,隐括众长。出手不超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步伐小巧灵活,虚实分明;但实腿并不完站煞,而要精神贯注,有上提之意;虚腿亦非全无着落,有预动之势。走架时迈步脚尖先着地(不同于其它太极拳式脚跟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真是“迈步如猫行”,舒展自然,轻灵稳健。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两膊两腿都保持一定弧度,做到“劲宜虚而有余。”
为了做到连贯顺随,每一拳势都用起、承、开、合来贯彻始终。“起承转合”原是旧时文人写作诗文的一般顺序,才擅文武的武禹襄把作诗文的规则妙的移做太极拳式的练习,堪称武术史上一段佳话。
什么是起、承、开、合?“起”,就是起势,也就是拳式的开端。起势要“聚”,要身法端正和谐,不得先后参差。“承”是承接是在起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引出以下的变化,有承上启下之意。“开”是放,“合”是收。但要做到:1.“开中寓合。”手足放大,意念放远,但仍有含蓄之意(两膊两足保持定弧度),不是一放到底。2.“合中寓开。”外形在合时,身躯关节仍要放松,意念也有放远之意。3.“合之再合”。架式合拢时,在紧凑含蓄中寓意收紧。4“开中寓开”。架式放大时,要身躯放松,内劲下沉,意念则往远处发放。
为了进一步说明“起承开合”在拳式上的运用,试以“左懒扎衣”为例,聊见一斑。起势两腿曲膝下蹲,身躯微向左转,右腿坐实,左腰眼微向上抽,右腰眼微向下沉托起左腰眼,左足提起足尖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徐徐举起,左手在前高于肩平,右手在下在后与心窝对齐,手指朝上成竖掌,这就是“起”(“左懒扎衣”的起势)。然后左胯在意识指引下微向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右足蹬地,左脚送向左斜角,先足跟着地再慢慢踏实,成左弓步,膝盖与足尖垂直;同时双手自胸前徐徐推出,左手平肩,右手稍向前下方推展,即是“承”。前势不停,双手同时下落。落至与胯相平时再向左右分开,是为“开”。然后双手继续向上划弧,两掌合于胸前,高于肩平,状如捧球;同时右足跟步于左足右侧,脚尖点地,两腿变为左实右虚,是为“合”。
二、走架练拳首重身法。武式太极拳无论是教还是学,都非常重视身法的正确,因为身法是练好拳术的根本,本固而枝荣。如果身法散乱,不合规矩,是很难把太极拳学好的。身法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灵活协调,动作一致,周身一家,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地,所以武式太极拳始终把身法做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禹襄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实践总结出涵胸、拔背、裹档、护臀,提项、吊档、松肩,沉肘八条对身法的具体要求。这一规定不仅武式太极拳传人奉为金科玉律,严格遵循,其它各派太极拳家也莫不珍如走皋,作为准绳;余波所及对别家武术也有一定影响。
在八大身法的严格要求下,走架时进退旋转必须“尾闾中正神贯顶”,从头顶百会穴到档部会阴穴上下一条线,臀部不得偏重于左腿或右腿,身躯处于两腿之间,始终保持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不偏不倚。走架时头部要随目光射向转移,同时尾闾也随着指向同一方向,脊骨根始终对准脸的中间,这样才能气势饱满,无有缺陷。能立身中正,才能“命意源头在腰隙”,以腰为中心,做到周身一家,支撑八面,旋转自如,而有圆活之趣。
“往复须有褶叠,进退须有转换”,(《十三势行功要解》)也是武式太极拳在身法方面的一项重要要求。”人贵直,诗贵曲”,故诗贵含蓄,而忌平直。禹襄所创拳势在身法上也象作诗一样重深忌浅,贵蓄忌直,因此才提出“往复须有褶叠,进退须有转换”,因敌变化”以“示神奇”。“褶叠”在身法上是对称的,有四正四斜之分,有外也有内。在外有“上下对合”,两肩和两胯对合;在内有“阴阳对合”,(上为阳,下为阴),通过涵胸拔背,气沉丹田来体现。有“左右对合”,以脊柱骨为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开,再向身前对合。有“四斜对合”,左肩和右胯对合,右肩和左胯对合。无论是四正对合还是四斜对合,均指意气,在内不在外,是在身法中正的前提下来完成的。
进退须有转换”也就是“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具体实施。如身躯向左转换,左腰眼微向上抽,右腿坐实,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又向右转换,右腰眼微向上抽,左腿坐实,用左腰眼托起右腰眼。
为了练好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的功能,禹襄明确地提出了“蓄劲如放弓,发劲如放箭”《太极拳解》),形象地阐述了蓄发的关系,创造了”一身备五弓”的蓄发功能练习的科学技能。身躯为一把弓,两膊两足各为两把弓,五弓以身弓为主,手足弓为辅,上以两膊相系,下以两腿相随,以腰为轴,上下相随。五弓合一是练好整体劲的具体规定,走架时每一劲势即要五弓具备。五弓圆满,才能“身似弓身劲似箭”,能蓄能发,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按上述身法规定坚持练功,熟练后走架时才易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胸怀太极,手捧八卦、脚踩五行、手领眼随、步随身转、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完整一气,进退自然,得机得势。
三,走架时以内劲的虚实转换来支配形体动作,达到意、气、拳三者合一。武式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的拳,具体的说就是身心兼修,通过练拳陶冶性情,提高技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因此,在走架的首先要“神宜内敛”,摒除杂念,意识集中。“神”能内敛则不乱,神气散乱就会滞而失灵。然后在意的引导下进行拳势演习,正如禹襄说的“势。有心揆用意”(《十三势行功心解》)“先在心,后在身”的走架,技术才能提高较快,进而到做“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心动意生,意动气随,意到气亦到。
“从心(意)行气,以气运身”,要意想劲到,式必合法,做到“意动身随”。如手向前挤去,先要有前挤发劲的想象。意不中断,动作也不中断。走架时不能离开意的引导。
对于“气”,武式太极拳开始要求纯任自然,拳势纯熟后再逐渐做到“气沉丹田”“气宜鼓荡”。气沉丹田才能胸宽腹实,身势轻灵稳健。气能鼓荡则无间,才能循环运行于全身。“气宜鼓荡“通常的解释是“逆式腹式呼吸”。吸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膈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这种“内气转换”要与动作谐合统一,吸升呼降,蓄吸呼发。在意识的指引下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才符合呼吸开合有致的拳理。这样走架才能心动意生,意动气随,由外形到内形,由气粗到气精,然后无内无外,无粗无精,浑然皆忘,达到意。气,拳势三者高度统一之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