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圈点
要诀:
圈点要知晓,尺半一圆周。
棍尖指向敌,控制敌自由。
圈点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即运转圈点与控制圈。
1.运转圈点:在与对方相持的过程,为了控制对方,变棍攻敌,往往使用粘缠圈转法,使棍尖作圆周运动。棍尖运转的圆圈大小要适当,如果圈点太小,虽然运棍的速度快,但扣击的劲力不强,如果圈点太大,则运棍的速度缓慢,容易被对方闪避,因此,棍尖运转圓圈的直径不要超过一尺半。关于圈的大小,戚继光在他所著的《纪效新书》中认为直径为一尺的圈点为最佳: “巡抚荆川唐大,于西兴江楼,自持枪教余,继光请日,每见他人用枪,圈串大可五尺,兵主独圈一尺者何也,荆翁日,人身侧形,只有七八寸,枪圈但拿开他枪一尺,即不及我身膊可矣,圈拿既大,彼枪开远,亦与我无益,而我之力尽,此说极其精”。他这里讲的是枪,棍的道理也相同。为了战胜对方,我应该使棍尖运转的圈点尽量小,而又能发出足够的扣击劲力,需知在能发出同样劲力的情况下,圈小胜圈大,因为圈小则速度快。
2.控制圈:在与对手对峙时,我把棍尖指向对方,要跟着对方的闪避进退而变,始终使对方落入我棍尖圈击的范围内。如果我的棍尖不离直径尺半的圆圈,对方则始终落入我的圈击范围内,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胸宽不超过一尺半的缘故。反过来,敌人发棍攻我时,我要迅速闪身,走出其尺半控制圈之外,才可避免受击。
在技击中,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发制人的方法,也有后发先至之法。下面举一后发先至的例子:
—.设对方以中平枪向我胸膛冲刺,这时我应闪出对手的控制圈。在敌的棍尖向前刺而未及我身时,我可迅速向右前方闪身移步,闪出敌的控制圈,同时用吹箫棍从下向上拋击敌的先锋手(图10见题照),制其发力点,敌先锋手被击中,必手伤棍落。
如何做到后发先至呢? 《武备志》中有: “或日,先发后至固矣,如我待彼发,彼待我发,将遂己手,余日,法中有云,彼枪发 我枪拿,彼枪不动我枪箚,此一剳也不浅不深,非真非伪,明此技者,进乎技矣,故法有彼静我乱,彼乱我静,静中用乱,乱中用静,此取胜之妙用,学者当体认也”。
飞龙虎棍中的插脚枪法,就是运用静中取乱的方法。歌诀云:提栏原是取守势,相持待发未得计。
诱敌假进插脚枪,暗持猛虎跃坛溪。
就是说,在两人相持过程,敌人未再发出攻势,我则静中用插脚枪乱之,敌人见我进插脚枪,急运棍向下遮拦掩护,我则乘敌向下遮拦之隙,迅速用猛虎跃溪击其头部,这是影下取上法。
六、距离与速度
要诀:
棍离相远近,心中先算定。
掌握迟与速,胜败自分明。
俗语说,兵贵神速,已故的广东省武协主席、著名的南派武术家黄啸侠老师也有“快、力、准”之说。可见双方对打起来,运棍(或运拳)快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运棍的距离近,则速度快;运棍的距离远;则速度慢,所谓速度争分秒也。如我棍尖与敌距离为一尺半,而敌棍头距我为四尺,我用棍尖攻敌,敌要转棍头上步攻我,则其运棍距离的比例为一尺半与四尺之比,如果大家同时发棍对攻,我棍先中敌,而敌棍则尚在半途中。所以,在实用时就应该考虑如何使运棍的距离尽量缩短,而又能有力地打击对方。前面讲的要求运棍的圈点尽量小,就是为了争取速度快。要善于用长胜短(指攻击出去的器械长,如用棍尖攻击比换用棍头长)近胜远(指运棍的距离近)的优势攻敌。
最后,再举一例,谈谈六个原则的综合应用。
设我发棍向敌头上直劈下,对方使用双头棍应战,左闪以其棍尖向其右上方横挑,横压我棍(图11),并迅速上左步,绕到我身的右侧,企图用棍头横扫我右胁(图12)。对方用的是近身打法,要使我攻出的棍无法收回掩护。我棍长无法收回招架,因此我处于劣势。为了不让对方的近身攻击得逞,当对方上左步冲前时,我迅速走向生门,斜后退闪一步,与对方拉开距离,这样,当对方上步迫来时,我已走到对方的右侧面。 对方攻来之棍只使用半截,因其攻击的棍缩短,他进一步, 我退一步,这使他的棍头攻不到我的右胁,故我不必遮拦,而我拉开之棍较长,且他进步冲来,其位置正好送到我棍尖近处,我斜摆一个角度,即拟把棍尖穿入敌人胯下,挑击其阴部(图13)。上述用的是以闪身移步,来消解攻势,并同时反击的方法。这一变化包括出圈点(斜后闪退,出对手的控制圈),入圈点(对手上步,我斜后闪退,刚好使对方落入我的攻击范围内,入我的控制圈); 避力点(对方用棍头攻来,其力点在棍头,我斜后闪退,避开对方的力点,老嫩棍的运用(敌用棍尖挑开我棍,横压着棍,并上步迫近我身边,如果我不斜后闪退,像图12所示那样,则我棍已老。我斜后闪退,则使老棍变为嫩棍,使对方处于我的力点控制范围内);生死门的趋避(对方上左步用棍头攻我左胁,我斜后闪退是走生门);生死棍的变化、(我发棍攻击对方头部,对方左闪以其棍尖向右上方横挑,压着我棍,这时我棍在底,为死棍,故此时我不马上反击敌人,等敌人再发出攻势,即上左步用棍头横攻我右胁时,我才斜后闪退,顺势而取之); 以长胜短(对方转用棍头攻击,只用到半截棍,我仍用棍尖攻敌,攻出的棍比对方长,故敌进一步,我退一步,敌棍头攻不到我,而我棍尖却攻到敌),以近胜远(对方从棍尖在前转变为用棍头向前出击,其棍头约四尺的距离,而我的棍尖只运过约一尺半距离就可以攻到敌,我运棍的距离短,速度也就快了)。
本文所用的棍的术语,各棍名称,及其具体打法,形象,可参阅《武林》杂志1984年第7、8、9,10、11期连载的《雷仁生棍法之一》飞龙虎棍部份。
图5中我棍没有粘住敌棍,与敌棍分离,是为了让读者看出敌想提棍打我头。实际上我棍是不离敌棍的,敌棍上提,我棍也一起上提,紧紧粘住敌棍。
实际上打起来,图12是不存在的,在对方上步,用棍头横攻来时,对方的棍头攻击而未及我身时,我已斜后闪退,如图13所示那样。用图12是为了表示对方上步,攻击我右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