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应该相信,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武术是具有攻防实战价值,有强大技击威力的,中国历史上就不乏卓著的技术名家,这次擂台赛中,中国队员也不乏以拳、脚制服对手的。只要善于挖掘继承中华武术的精湛技击技艺,又善于科学地进行强化训练,一代新的中华武术技击名家在国际散手赛中领风骚的局面仍是可以预期的。
武术节期间举行的亚州武联执委会议和全体会议,决定发展壮大亚洲武联,争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武术团体加入,并决定于1989年12月在香港举行第二届亚洲武术锦标赛;国际武联筹委会扩大会议也做出决定,国际武术联合会将于1989年12月在香港成立;这两个会议的决定,反映了国际武林同道对于发展国际武术运动,使之早日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共同愿望和巨大热情。会议还对培训教练、裁判人才,改进、完善竞赛规则,统一比赛项目,开拓经费来源以及加强理论,技术知识的交流等一系列发展武术的重要措施做出了相应的决定。可以预期,亚洲和国际武术运动,将会以更轰轰烈烈的声势,同时又以更扎扎实实的步伐,蓬勃、健康地向前发展。
振奋之余,回首武术节的活动,感到也不无遗憾,惋惜之处。
首先是舆论宣传的问题。当今科技昌明之时,舆论工具当首推电视,而这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武术节,我国电视荧屏倒反映冷淡,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但这完全不能怪中央及各省市电视台,因为据说电视映播权己经被卖给某国外电视映播单位了,连深圳电视台现场拍摄擂台赛决赛的场面也受到阻止,在现场引起不大不小的风波。武术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这是不容置疑的,大赛的电视映播权能卖得个好价钱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但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宣传,这可同样是毋庸置疑的。牺牲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来赚取外国的电视播映专利,对于武术事业的发展来说,未免有些得不偿失吧。
其次是观众数量的问题。如此精彩的国际擂台大赛,如果是在中原的武术之乡举行,想必场场爆满是不成问题的,但在深圳,观众席上却常常显得冷冷清清,稀稀落落。虽说票价可高达25元以上,但票房收未必可观。我想,与其高票价少观众,倒不如薄利多销的低票价多观众,即是两者的票房收入相等,社会效益却会大不相同。尤其令人费解的是,观众席上的座位远远不满,比赛场上却又常常坐满观众,甚至记者们坐在那里也有被手持门票的人赶走的现象。据说场上的位置比观众席上的座位能卖到更好的价钱。殊不知这倒引起场上秩序紊乱,干扰了比赛的进行和记者的采访,这历来是主办者们的大忌,在国际大赛中尤为鲜见寡闻。
另外是擂台赛中有一、两场赛事的裁决曾引起争议,尤其是70公斤级的决赛,发生了我国运动员轻松地赢得了第一局的比赛后,教练随即宣布弃权的事,全场观众为之愕然,外国朋友们和新闻界对此均颇有微词。本来裁判疏漏和误判在国际体育竞赛中也并非绝无仅有,但一般都处理得比较圆满、妥善,这次却处理得比较笨拙。看来这同竞赛委员会未能充分发挥有经验的专家的作用不无关系(当有人就此事向组委会副主任、武术院副院长蔡龙云教授提出责难时,他就不无遗憾又不无感慨地说:谁征求过我的意见?谁问过了我?
诚然,在武术节的活动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这样那样的疏漏,但武术节本身,仍不失为武术史上的空前壮举,它有力地促进了国际武术同道的交流切磋,促进了各国武术技艺水平的提高,制订了国际武术运动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加快了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