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多.G.赫森著 高原译
我开始练习空手道, 是在十二岁那年。 当时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很差, 尤其是腿部和髋关节。和其他孩子比较,我发现他们的柔韧素质都比我强,这的确令我沮丧。 使我恼火的是, 当我做劈叉练习时, 其他同伴练劈叉是那么轻松自如, 而我却感到非常困难, 无论是纵叉或是横叉练习, 我都感到极为吃力。
尽管若干年以后, 我获得了黑带拳手的称号,但身体的柔韧素质却不见有很大提高。 一日, 我与一高段数的日本教练一同练习。 练习中,对方不断大声告诉我, 做动作时应尽量放松, 动作幅度要做够, 不要有保留。 我对他说:“老师, 我无法按您的要求来练习, 我的身体太僵硬了”。而他却笑着说:“不对,是你的思想太僵硬了,所以动作才变得僵硬。”我对他的话感到大惑不解, 甚至有所怀疑。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自认为是身体僵硬, 而他却认为是我思想僵硬。
大约三年以后, 我又有机会接受这位教练的指导。 在做热身运动时, 他站在我面前, 面带笑容,一边看我练习一边说:“硬, 还是硬。”“动作僵硬,根在杂念, 必须设法先放松思想。
虽然过了十几年,这个问题仍然在我心头萦绕。因此我专门拜访了日本空手道协会主教练中山氏。我知道, 日本空手道之父船越氏曾提出二十条空手道训练法则。 其中有一条说到, 在练时应懂得随时使思想处在轻松的状态。 但我对此并不太理解, 因此向中山教练提出了我的问题, 请他帮助解答。
他说, 空手道中有一重要的提法, 应当记住。这就是, 空手道中没有“形”。这个提法对于单练或实战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都有指导意义。 它要求在练习中,应避免身体任何部分变得僵硬,而应该使身体随时都处在放松状态。这有如竹子一样,风来时它倒向一边,而风一过, 它又恢复了原状。竹子虽软,却不受风的侵害, 橡树虽硬却难免在疾风中折断。
中山教练又说, 身体放松并不意味着灵活性的丧失。他认为, 空手道既有形又无形, 有形见之于意念, 但却不在行为中显露。高水平的空手道技术,练习者在精神和动作上均达到无形的境界。 要完全理解这些话的含意十分困难, 但要想掌握空手道又非理解它不可。 因为这些是日本武术界前辈们实践经验的,总结。
在十七世纪, 一日本武僧在写给他朋友的信中说: 与人交手, 若思想上老想着对手, 那么脑子里则充满了对手的各种动作。 同样道理, 若老想着对方手中的剑或自己手中的剑, 想着对方如何劈砍或想着如何去躲避, 那么大脑则总被你所想的东西占据着。 在这样的情形下,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位武僧提出的解决办法是, 应该让意念贯注于全身, 而不应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上。 这样做, 意念则无处不在, 大脑则能够更加自如地指挥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