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
我坐在北京饭店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等侯徐小明的到来,轻柔美妙的音乐把我带入了愉快的回忆中。。。
1984年10月17日晚7时。首都体育馆。
千盏明灯同时熄灭,万余观众屏声敛气。突然,甜阵清脆的鼓声由远及近,滚滾而来,数十盏彩色聚光灯放射绚丽夺目的光束,八名武术运动员组成的武术姿势造型,象群雕一样屹立在场地中央的舞台上,就在这时,一个白色的身影跃上台来,宛若一只白鹤天外飞来。他不就是电视剧《霍元甲》中的独臂老人吗?只见他须发皆白,左臂因‘伤残曲附在腰间,仅仅以右臂出击格斗。他桩功深厚,落地生根,他掌功非凡,挥击之间,风声啸起。观众正看得眼花缭乱,白发老人却突然来了个‘鲤鱼打挺。一套‘独臂拳’已经打完。被惊呆了的观众还没想起来鼓掌,他已飞快地揭下了假发假须,徐小明!整令体育馆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电梯口走来的一个步伐矫捷的年轻人,一下子就吸引住我的视线。他就是徐小明先生。他个头不高,敦实厚壮,身穿一件深蓝色的毛衣,袖口挽起,显得格外精神。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露光彩;充满朝气的举止还略带几分天真,这怎么也不会使人联想到那位白发苍苍的独臂老人。
我们坐在一起聆听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春风掠过绿茸茸的田野,宛转悠扬的乐曲象神奇的魔术师,转瞬间就使小明变得温文尔雅。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个十分荒唐的向题:徐小明真是一位精通拳术的武林高手吗?
小明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九七七年,徐小明去新加坡拍电影。一位马来西亚拳师缠着他要“比试比试。小明告诉他:‘我站在这儿不动,你先打我一拳。”那拳师自恃是空手道三段,想也没想便运足气力,猛然向小明击去。小明纹丝未动,拳师却被碰得倒退了几步。待他再次扑上来抓住小明时,小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出拿手好戏“缠抖‘,将其摔翻在地。
原来,第一招小明用的是“金钟罩气功,这是南少林铁布衫的上乘之功。久练此功,便会立如金刚,腾若飞鹤。小明的第二招是螳螂拳中的绝技。足见小明的武功十分了得。
我出生在一个粤剧演员的家庭;五岁开始从父学艺练功,后来又跟父亲的一位朋友学练武生的腰腿功。十一岁时,我入了武馆。我最早练的是咏春拳。这种拳法开合较大,气势猛烈,套路俱全,刀枪棍剑几乎无所不包。到了十四岁,我又开始练北方螳螂拳,后来也练了南方的蝗螂拳.十六岁时,我又学了长拳。当了电视台的武术指导后,需要的东西更多了,差不多每门每派都要练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