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敬
一般人说练拳,很少有提到养拳的。其实,拳要练,更要养。不会练,或者拳架的质量不高,就打不好基础。不会养,或养不得法,就不能深入。
练是练体,指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拳架的规矩法度,和通过拳架的反复练习,使遍体松柔、体格强健。这是筑基的功夫。养是养气、养神,也包括广义的文化修养等在内。内容就博大精深了。
太极拳是武术,也是气功,内功,软功、轻灵功夫。因为它动作缓慢,速度均勻,有充分的时间,在思想上去发挥细致的想象力,所以练与养是结合的,同时进行的。
拳谱上说,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先在肢体上大开大展,即偏于练体。使肢体得到较多的松柔的训练,从而促进了健康。但大开大展的练法,对体力的消耗大,在练体的目的基本上达到,即全身相当松柔之后,可以适当将拳架姿势收小一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少一些辛苦,有利于向松软、轻灵的方向发展,以增长听劲的灵敏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思想从拳架向拳理转移,促进“神宜内敛”,向静境深入。这是向养气,养神方面转化,以求达到更细致精深的高级水平。
以上,是就练拳架说的。
从推手方面说,初学推手,因为多是手上走化,腰腿未必合法,走化的动作,必然是大幅度。即使想走紧凑的小圈,也不可能的。只有到了较高的水平,全身达到了完整的程度,懂得了腰部走圈的道理,化劲,拿劲的动作,会不求小而自然小。这就是紧凑。到此水平,才可能以小力胜大力,以柔弱胜刚强。并不是初级水平的推手,就能以小胜大,以柔克刚的。
学书法的人,先练大字,细微的转折,都能意到笔到,长功夫较快。大字有了功力,小字也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先练小字,进境就必然迟滞。
隔行不隔理,这是杨式要坚持练大架子的理由。使全身各关节得到大开大展的锻炼,有利于拳理的细致落实,松柔得更为彻底,蓄劲更饱满,发劲也更为充实。有志于技击,想一探扬式太极拳奥秘的,姿势不妨开展一些,步子大一些。但这样练法,对体力消耗大,饮食,营养,该适当留意,以免入不敷出, “火烧空锅”,反而使体质下降。所以在旧社会有“穷不习武”的说法。
年老、体弱,只以练拳祛病延年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步子可以稍小一些,架子紧凑一点。每势只求意到,对体力的消耗较少,于养气,养神更为有益。
一般的拳术,都是在动中取胜。太极拳到极高境界,能以静制动,即只走极小的圈,就可以化、发自如了。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练太极拳功夫较久者,可以偏重养气、养神。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过多消耗,而更主要的,则是在经过了练体的过程之后,必须向练气、练神的方向转化,所以有重意不重形“的说法。其所以如此,是为了向更为精细,深奥的意境探索前进。决不是拳架子还没有稳固的基础,就可以马虎潦草。更不能上下不随,内外不合、立身不正,腰胯都流于浮滑,就急于“养拳;其实这已经不象太极拳了,又怎么可能臻于缜密呢?
只要懂得做学问的人,都会知道,研究任何学问,都是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实到虚。太极拳抽象、细致,当然更不能例外。拳谱上其所以提出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神宜内敛”和“默识揣摩”等规则,正是太极拳事理的必然。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浅见者长期对外形和力量的执着。其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功,单纯向外是找不着太极拳的真谛的。
养,还有另一层意义:将拳理随时随地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太极拳专业工作者,毕竟为数不多。除了他们有较充裕的时间来钻研拳术以外,大多数练拳者,都是业余爱好者,能每天抽一小时出拳,就算不容易了,能早晚都坚持各练一次的,更为难得。太极拳是大法,不是小术,在外形上的要求,已经不少,难以全面照顾。内容又太抽象、细致,不是可见的手法,而要凭想象力,用聪明才智去内里探索;功夫不到,实在难以理解。每天有个把小时练拳,当然还是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对于这样抽象深奥的学问,如果要想取得稍大的成就,又怎么可能企图少劳多得?除了有条件增加时间以外,恐怕只好在日常生活中去打主意了。
当我第一次正式去拜访李雅轩老师(四川太极拳名家,曾从杨澄甫先生学拳十余年,1 976年逝世于成都,享年83岁)的时候,一走到他卧室、书房兼客厅的门口,见他端坐在书案前,气度不凡,令人肃然起敬,这不就是当今的“牌位先生”么!拳谱上要求的“立身中正”,气功书上要求的坐如钟,他是做到了。
一天清晨,我和他站在檐下的阶前闲话,偶然觉得腰部不适,于是不自觉地将腰胯旋转扭动了几下。他盯了我一眼,我知道不妙了,隔了一会,他冷冷地说, 打太极拳里没有这种功夫“他是随时随地都生活在太极拳中。以拳理指导他的日常生活,也以拳理严格要求他的学生。
如果我们在语、默、动、静中,随时都养成一种放松到最大限度的习惯,随时检点是否还有不必要的紧张状态,这就近于随时随地都在练太极拳了。
太极拳本不过是通过放松的训练,来研究省力而又取得最佳效果的学问。本来也该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在广泛的应用中,当然也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大好机会。我们应该象雅轩老师那样,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拳中,哪怕是吃饭、睡觉,都不例外。如果也象他那样,爱拳到入迷的程度,就一定可以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