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
1985年武术国际邀请赛战幕刚刚降下, 记者走访了大会总裁判长、《武林》杂志顾问、 上海体院副教授蔡龙云先生,请他谈谈刚结束的武术国际邀请赛。
蔡先生豪爽地说:“《武林》要我谈嘛, 当然得谈,不过还是要请你出个题目!”我说:“题目不一定出吧,您是总裁判长,是不是可以围绕这次比赛的特点和各国、 各地区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武术水准, 谈谈您的看法”。
于是蔡先生就兴致勃勃地谈了起来。
他说,这次武术国际邀请赛是中国武术史上的第一次国际性的比赛, 由我们国家的武术协会出面邀请,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还有4个国家来参观,这确驹实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次比赛的最大意义在于这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以后,我们就准备把武术推向世界,让东方文化的这一瑰宝,造福于全世界人民。这次比赛是付诸实践的第一步,是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国家对这次比赛非常重视,我们裁判工作人员也非常重视。
接着,蔡先生把话题转到了裁判工作。他说,这次裁判工作的第一个特点是起用了中青年。 包括报告员在内,共37名裁判工作人员, 年龄都比较轻,但业务水平较高,技术全面,有真才实学。 其中21名是国家级裁判,三个裁判组长和编排纪录长都是国家裁判,报告员也是国家裁判、象蔡鸿祥、 邵善康,陈昌棉,周树生等,都是我国年轻一些的南拳北腿的主要武术家,他们知识面比较广, 业务水平比较高,很能干。除了裁判工作人员, 大会还设立了仲裁委员会, 以保证开好大会 仲裁委员会则请更老一辈的武术家担任, 如沙国政、 顾留馨、 李天骥,马振邦等老先生。
蔡先生接着说,这次裁判工作的第二个特点,是编排上有了革新。首先足照顾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场的运动员一般不超过五次, 其次是尽量照顾了观众欣赏的需要, 比赛、 表演、 比赛交叉进行,第三是有些项目相对比较集中。
关于各国运动员的水平,蔡先生说, 日本太极拳的水平接近我们国家这次参赛运动员的水平。 日本女子太极拳高手得了9. 05分, 几个女子都打得不错。男子太极拳日本选手的水平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主要是因为那天我国的陈小旺第一个出场, 先声夺人,接着那个日本运动员就有些胆怯、 紧张, 水平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美国和加拿大擅长长拳, 但由手他们接触中国武术主要还是最近几年, 不象日本太极拳运动员,和中国的交往将近有十年,而且年年有来有往。所以美、加的长拳运动水平同我国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但可喜的是,有些技巧性动作,如旋子360度转体、侧空翻, 鲤鱼打挺等, 美圉,加拿大的运动员都完成得很不错, 并不明显亚 于我国运动员。新加坡、菲律宾, 西班牙, 英国,香港等,则以南拳见长,他们打的南拳一般保留了南拳的传统动作和风格,功力比较扎实,劲力和完整性也较好,而且差不多各种流派都有, 如洪家、侠家,客家,蔡李佛,咏春,福建五祖等等,看来南拳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流行得比较广,影响比较大。但从们他的演练水平来说, 整个说来比我国运动员是差一点。他们保持传统好,另—-方面也就是相对有些保守性。
蔡先生说,这次这样的国际性比赛还是第一次,比赛本身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通过这么多国家在比赛,交流了技术,加强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这才是这次邀请赛最成功之处。
记者问道:“这次比赛完全由我们国家的人担任裁判,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不知对大会的裁判工作是否提出过什么意见?”蔡先生说,现在还没听到什么意见。不过也许因为录取名额少了, 有的拿不到名次可能也会有点意见。这次也许是我们对参赛的队数和人数估计不足,想不到来这么多国家和地区,来这么多运动员,所以单项只取前三名,奖励面就小一些。人家千里迢迢、万里迢迢而来,取不到名次当然会不那么高兴。
这时,记者问道:“昨天国际会议上外国朋友们提到希望我国要为各国培训武术裁判员, 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蔡先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对。 如要把武术推广到国际上, 国际比赛老是光中国人做裁判行吗?何况人家国家还要选拔, 个个国家选拔都要我们派裁判去我们派得了这么多吗?”接着,蔡先生说到, 日本这两年搞了两次全日本太极拳、 中国武术表演赛,都是请我们去做裁判,他就曾经提出过,希望他们日本今后有他们自己的裁判。
蔡先生接着说:“各国不仅要有他们自己的裁判,还要有他们自己的教练员, 自己的武术家。 我们不能搞大国沙文主义,不能不让人家超过自己。武术一旦形成为国际比赛项目,就应允许人家超过我们!”
“应允许人家超过我们!”蔡先生的这话,表现了一位中国武术家的广阔胸怀,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把武术推向世界,是要让世界人民共同耕耘武术这块园地,也让大家共享共同耕耘结出的硕果,让武术造福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