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在四川的传播者——李雅轩(一)

陈龙骧

每当我漫步公园和体育场所,  看到成千上万的群众在各个.  武术辅导站学习打太极拳的情景,  看到整个成都,  整个四川太极拳运动蓬勃兴旺的局面,  不能不更加缅怀这位太极拳事业在四川的开拓者,  这位为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  呕心沥血,  作出重大贡献的太极拳名家,  我的老师一李雅轩。

雅轩师是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的得意高足,  追随杨师。十余年,  在太极拳、  剑、  刀、枪、推手、  散手等方面,  技艺全面,造诣甚深,  武德高尚,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  堪为后人楷模。

自幼嗜武,嫉恶如仇

李师名椿年,  字雅轩,  河北.交河县人,  生于一八九四年。  家贫,  未进过公办学校,  只读过几年私塾。李师从小勤劳,经常帮助家人拣柴、拾粪、割草、看枣……。当时李师家乡武风盛行,  从小即受尚武精神的影响,  性格酷好武术,  每遇逢场庙会,  不计道路之远近,  总是不辞辛苦地赶去观看武术,  回来后就爱手舞足蹈,  有时连饭都忘记吃。  当时他的家乡有一练少林拳的武师叫陈殿福,很有名气,李师傅亲见李师好武,就带他到陈老师那里去学少林拳。  陈老师见李师天资聪慧,  性格刚强,  欣然收他为徒。  李师勤学苦练,  数年之后,  功夫很有长进。一日,  殿福师对他说:“我今有事远出,  恐怕不会再回来了,你我师徒就此分别。”李师见师傅远游,  自己功夫尚未成就,  伤心泪下。  其师安慰他说:“你年轻聪明,  天份极高,  将来成就必在我上,  然我习者乃外家拳,  今有内家太极拳者,以柔克刚,  以静御动,  你以后如遇太极拳名家,  切勿放过机会,  如能再习此术,  即是你福份不浅,  好好努力吧.!”李师与师傅分别后,终日勤练武艺。一日逢庙会,  恶少十数人,  欺辱一做小买卖的老人,  李师生性嫉恶如仇,  路见不平,  出面干涉,众恶少欺李师孤身一人,  围而攻之,  李师大怒,  奋拳还击,  当者跌出丈外,  其余头破血流,  狼狈而去,  从此李师武技闻于乡里。

学习太极潜心苦练

一九四一年,  李师在家乡跟傅海田学太极拳数月。  傅海田见李师领悟能力很强,便对李师说:“你天份极高,领悟能力很强,我这点本事确实不能给你当老师,我的老师广平杨澄甫,家学渊源,海内独步,  我现在介绍你到老师那里去重新学习,成全你的志向,你将来也就不可限量”。李师大喜,  第二天收拾行李,  带上傅海田的介绍信,  上北京,  正式拜一代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为师。从此,  李师以毕身精力致力于太极拳技艺的研究,  终于成为一代太极拳名师。

杨师对李师的人品极为器重,  希望最深,  关系最密,  亲如父子。  在教拳方面,  对李师要求极为严格,  耳提面命,口传心授,李师领悟最快,  功夫日进,  对于杨师示范的动作,  潜心琢磨,  不仅学其形,  更重学其神,  每练一动作,  总要练上百遍,  千遍,  直到杨师满意为止。  为了锻炼下盘功夫,  增强腿力,  李师练习太极行步,为使不至有起伏,  请师兄弟在用力把膝向下压的情况下迈步行走,  一走即是数小时,  汗水顺着行走的路线往下淌都不停止。  杨师教推手时,  两臂如棉裹铁,  十分沉重,  其他人一上手一两分钟就感觉两臂、双腿酸麻,难以忍受;  李师每次总能坚持几十分钟,  虽汗流浃背,湿透衣衫,杨师不喊停止决不停止,常常吃饭、走路、睡觉都在比划打拳。经常半夜披衣起来,不管天寒地冻,总先把想到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然后比划杨师推手、发动的神态动作,直到完全领悟为止。  师兄弟们都说:“雅轩练拳,  就好象着魔一样”。杨师称赞说:“雅轩学拳的天才你们众人不及,  其刻苦耐劳,好学钻研的精神你们也不及他”。

寻师南下,投考南京中央国术馆

一九二八年,  澄甫师受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之聘,  赴南京任教务长,  李师当时因家事羁绊,  未能随行,心中非常焦急。这一年冬天,  李师将家中微薄的家产变卖,  凑足了路费,  决心到南京寻师;  谁知到南京后,  才知澄甫师已经在前一月辞掉了南京国术馆的职务,到其他地方去了。李师盘缠将尽,  举目无亲;  而且人地两疏,  进退两难。正在此时,适逢南京国术馆招考教授班学员,  此时全国各省市武林高手荟華南京,都想考取中央国术馆进一步深造,  录取也很不容易。  李师心想:  何不暂时报考,  如能录取,  一来可以暂安羁旅之身,  二来可以广交天下名手,  慢慢再打听老师去处,于是李师报名投考,表演的项目是一套太极拳,  一套太极大枪。  李师气魄雄壮,  太极拳打起来气势磅礴,  舒展优美,静如山岳,  动若江河,  特别是太极大衣枪更惹人注目,大枪长丈余,分量沉重,  为一般花枪的三倍, 每扎一枪,  运足内劲,枪尖颤抖,不同凡响,博得全场阵阵喝彩声。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在场监考,  看了李师的表演大为惊叹,他摘下墨晶眼镜,  亲自下场来和李师握手,  在场的二百多名武林高手围拢过来向李师祝贺。  考试结果,  李师名列第二,成绩优异,录取入学,  从此李师暂留南京国术馆。

太极散手,惊心动魄

一九二九年,  李师打听到澄甫师在浙江杭州省国术馆任教育长,  立即请假离开南京国术馆到杭州追随澄甫师继续深研太极功夫,  担任该馆太极拳主任教员之职,  直到一九三四年。  这期间,很多武林高手慕杨师太极之名,来找杨师试手,  都由李师出面对付,  李师武德高尚,  从不轻易伤人,  比试时点到即止,即使如此,败者虽未受伤,  但仍然感到李师出手虽然看起来很松软,但却使其惊心动魂,心惊胆战。当时在杭州国术馆内有一长拳教师周某,二膀有数百斤气力,  手掌开砖碎石,  其硬如铁,向来轻视太极拳,每次缠着李师试手,李师每次总是谦让退避,  不和他争长论短。一次在杭州民权路大礼堂一休息室里,周见李师一人在内休息,周进屋后反手将房门关上说:“老李,  今天屋里只有你我二人,  一定要比一下,  反正无人看见,  我打赢了决不外传”。边说边挽起袖子,  亮开架式,  站稳马步,  步步进逼过来。李师说:“武术一家,何必如此”,边说边向后退,  屋内狭小,  李师一退即靠墙边,  再无退路,  心想,今天是避不开了,李师突然一扬手说:“你真要打吗?”周某连忙抬臂往上一架,  周素有“铁胳膊”之称,  如被撞上,  非骨断筋折不可,  谁知李师此手乃是虚手,  乘其上架之时,  肋部亮出,  李师随势翻掌向其肋部轻轻一弹,  因怕伤了和气,  故不敢用重手,谁知周双手抱胸蹲在地上顿时说不出话来,  李师大惊,  忙问:“你怎么了?”周不断摆手,  表示不能说话,  手向外指,  表示要回宿舍。李师将他搀回宿舍,  忙叫人买来几瓶“七厘散“吃了,周才慢慢缓过气来。  事后,  周某说:“李先生的手好厉害,  我只觉得一股气在胸中堵住说不出话来,  我如何挨的打,  却搞不清,李先生的太极散手,  神出鬼没,使人惊心动魄”。从此周某对李师非常敬重。一九三三年,  杨澄甫老师受广东省府专程礼聘,  到广东传播太极拳,  浙江省国术馆太极拳由李师全权负责。  一九三四年,  南京组织太极拳社,  李师赴南京就任社长之职,  一九三五年在南京国民体育学校任武术同上校设计员,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