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裴锡荣
“武当有渊源,宝剑伍千金”。武当剑乃武林中有口皆碑的秘传绝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作为一枝剑术奇葩而强烈地吸引着武术界的注意。
武当剑法乃武当门派之嫡传,为武当山护山剑,溯其渊源,其传于黄百家、甘凤池及清代乾隆——道光年间的武当隐士郭济元(太乙铁板道人)。郭济元原是风尘武侠, 与另一武林大师毕澄霞(红莲仙子)同一师门,因主张反清复明,为清廷缉捕而蹑迹山林。毕澄霞至皖之青阳县九华山修道传艺,郭济元有时在武当山修道,有时浪迹风尘传艺,当时武林内称之为二侧传道。郭济元在武当剑法原来基础上不断丰富内容,终成为武当门派剑法独得之秘。以后剑法都是单线相传,后来传到皖人陈世钧手中,李景林又为陈世钧传人。李景林初学儒,壮从军,十分羡慕历史上司马长卿吟诗弹剑,醉笑风生的名士生涯,遂广招剑客多人聚于门下,共同钻研武当剑法,在剑法原来的基础上,又加以发扬光大,武当剑法至此始臻大成。
李景林退出戎场后,任当时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提倡和发扬武当剑法。一九二七年李景林在上海复兴公园表演了这趟剑法,盛况空前,座无虚席,可见当时之盛况,武当剑遂扬名海内外。一九二八年杭州武术大赛时(打擂台),李景林门人黄元秀、褚桂亭表演了这套剑法,并拍摄了此剑的“使用法”照片。后来黄元秀又撰写了《武当剑法大要》 (一九三八年商务印书馆版)一九四四年又出版了《武当剑法笔记》(重庆文信书局版),武当剑的名称由此传扬,武当剑的动作以此为准。
我幼习武术, 曾学过武当门的拳法、刀法、剑法、枪法、棍法。几十年来,春风秋雨,寒暑弗辍地习练至今。根据我的体会,武当剑法具有体用结合的优点,它以姿势 的优美、明快、凝重、洗练取胜。目前, 国外以及港澳地区都十分倾倒我们祖先传下的武术, 派人来我国进修武术者络绎不绝。作为武术中一个流派的武当门武艺,实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至于武当剑的剑法招式,一九八一年“五一”节我在普陀体育馆上海市武术名家表演会上, 曾表演了这套剑法,并由上海电视台录相, 以飨观众。嗣后,我又于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三日《文汇报》上发表过《武当剑法述要》一文,遂陆续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询及剑法渊源,由于我年逾古稀,工作繁忙,精力有限,不便一一奉答,遂撰写此文, 以供同道及广大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