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黄芪、党参入肴最有益(一)

益气,黄芪、党参入肴最有益

  黄芪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党参,既能补气又能补血,《本草从新》说:“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如果,你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人走路轻飘飘,说话轻言轻语,稍微活动就气短,不要以为她内向,也不要以为他清高。这类人,在中医里讲,就是脾胃气虚。如果你和她深入了解,就会知道她很容易疲倦,饭量很少,觉得什么食物都不对胃口,吃不下去,喜欢喝热饮,摸摸她的脉搏,则散大而无力。这样的人,补中益气汤就是她的回神汤。

 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补中益气汤方内的组成药材有十种,重用党参和黄芪两味益气之药,可以说是中药方剂中补气的代表方。

 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 “气血不足” “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坠这些症状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上述症状的人,平时吃些黄芪有益处。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日:“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我的外甥女今年才二十五六岁,自从去年生完孩子后,就觉得身体大不如前,再加上缺乏运动,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感冒,在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

  还有一些人,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中年妇女,身体比较虚弱,往往下肢有些水肿,如果属于“气虚”,也可以常服黄芪。有慢性肾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水肿,中医治疗时,黄芪有时也是常用的中药。

  总之,黄芪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的中药材,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特别是生过孩子的女人都有过这种体会,时感乏力,稍活动一下就出现心慌、气促、易出汗,稍不留意就会感冒,而且一旦感冒了,症状往往就非常严重,常需输液才能缓解。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