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三)

可这个名称由于概念太模糊,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禁止。但儿童行为不乖已被医疗界认定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1962年一个国际儿童神经科学工作会议决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简称MBD)。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将此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Attentional DeficitDisorder,简称ADD)。最后,在198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发明出现在最广泛的名称“注意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i,简称ADHD)。①

  从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到,病症名称产生于猜测又随着人们对猜测的怀疑而调整。逐渐由硬性特征过渡到模糊特征,由可察性过渡到不可察性。它不是由于深入研究探索而使事情向真相靠近,只是为了保留猜测的合理,让名称变得有更大的解释空间。

  这种名称的演变实现了两个目的,第一摆脱诊断学上的尴尬;第二成为普遍适用的病症。

  由于疾病本身尚属猜测,如何诊断就成了问题。但现实是,很多孩子被言之凿凿地确诊为患了“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那么,我们看看这个病是怎样被诊断出来的。

二、诊断上的轻率与简陋

  从资料来看,“多动症”检查基本上都是主观判断,很少有客观依据。有的医生也会做脑神经检查和生物指标化验,但这些对大多数体格无明显缺陷的儿童无意义,且各项生化指标与病症的形成关系也属于猜测,不具有切实的临床诊断意义。

  我问了几个被诊断为有多动症儿童的家长,有国内的有国外的。接受的诊断手段都差不多,主要是医生向家长询问情况,和儿童的谈话,并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另外使用“诊断量表”,根据量表得分,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① (德)耶尔格·布勒希,《疾病发明者》,张志诚译,南海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88-91页。

量表似乎是一种客观诊断手段,它最能让人相信医生诊断的准确性。真是这样吗?

下面三个量表是被国内多家医院及中国儿童健康网、儿童博客网和中华育儿网等相关医疗网站采用的。为了说明问题,请原谅我不厌其烦地把它们罗列在这里。

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

①活动过多,一刻不停( )

②兴奋活动,容易冲动( )

③惹恼其他儿童( )

④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

⑤坐立不安( )

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 )

⑦必须立即满足要求、容易灰心丧气( )

③经常易哭( )

⑨情绪变化迅速剧烈( )

⑩勃然大怒或出现意料不到的行为。( )

诊断:得分计算:没有-0分;稍有-1分;较多-2分:很多-3分;总分超过10分为阳性,即为多动症。

上海市多动症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多动症行为量表

①上课时坐立不安。( )

②上课时经常讲话( )

③上课时小动作多()

④发言不举手( )

⑤不专心,东张西望,易因外界干扰而分心( )

⑥情绪变化快,易与人争吵( )

⑦常惹人干扰人活动( )

⑧不能平心静气玩耍( )

⑨做事心血来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往往有始无终( )

⑩做事不计后果如何( )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