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100
生死教育——让女孩理性认识生与死
“生死教育”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进行.但我们把它放到“青春期”一章来说是有一定目的的。
有很多青春期的女孩都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她们动不动就会用死来威胁父母:“你们再烦我,我就死给你们看”、“你们只会关注我的成绩.我看我死了你还关注什么”……
作为一个即将长大成人的青春美少女,按说她们应该有一定的生命价值观了,但她们却每天把“死”挂在嘴边,动不动就用死来威胁父母,这说明她们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换句话说也就是,她们的生命价值观是错误的。与此相反,还有一些小女孩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
秀秀13岁时,妈妈因病去世了。这对她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打击,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世界里的天塌了,我也想跟妈妈一块儿去!”事情都过去一年了,秀秀仍然没从妈妈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她对一切事情都失去了激情,就知道哭,在上学的路上哭、坐在教室里哭、回到家里还是哭。后来泪水哭干了,她又学会了发呆,一天一天的只知道呆呆地坐着。最后,爸爸没有办法,只好给她办理了休学手续。
我们都知道,女性的“痛点”要比男性低很多,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即使是成年女性,接受起这个事实来都会很困难。对于还处在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这更是沉重的打击。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女孩必须要学会接受这个事实。如果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女孩还处在痛苦的阴影中不能自拔,这就与小时候她是否接受过生死教育直接相关了。
给父母的建议
在女孩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父母和老师就应该永远对自己好,生离死别只是童话里的故事。但当她们进入青春期,随着学业的加重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她们才明白,世上有竞争、有烦人的人际关系、有真正的生离死别……世界并没有她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女孩的外表是柔弱的,但做父母的必须要给予她们一颗坚强有力的心灵。而这种坚强,绝大部分来自于她们对待生死的态度。
方法一:让女儿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如果有一天,你才上幼儿园的小女儿歪着小脑袋忽然问你:“人为什么要活着呀?”你不必被女儿的问题吓坏,她只是好奇而已。然而你又应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呢?
一位聪明的妈妈是这样回答的:
女儿: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呀?
妈妈:宝贝,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妈妈认为,人是因为爱而活着。举个例子来说,妈妈是因为有爸爸、你——我的宝贝女儿,还有姥姥、姥爷的爱而活着。因为你们的爱,我很有成就感,所以我活着。
女儿:那我们要是不爱你了呢?
妈妈:那我就会把我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你们。为你们能感受到我的爱而活着。女儿:我知道了,我也要为了爱而活着。
“人为了什么而活着?”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答案。但回答孩子的这一问题时,一定要针对孩子的年龄选择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