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34
女孩更应拥有一颗宽容之心
对于女孩来说,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情感,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而缺乏宽容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与人相处。
相比较男孩而言,女孩的敏感度要高很多。在受到他人刺激的情况下,她们或者不停地哭泣,或者因此而不愿原谅对方,或者频繁地向老师和家人告状。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对女孩进行适当的正确引导。孩子很可能就会养成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习惯。并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无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一天,某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正在玩游戏,忽然,健健不小心踩了欣欣一脚。看到刚买的白球鞋上有了一个大大的黑脚印,欣欣生气地跑到健健的身旁,狠狠地踩了他一脚。当老师质问欣欣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却理直气壮地告诉老师:“我妈妈说了,不能受别人的欺负,别人打我,我就要打别人。健健踩了我,我当然也要踩他。”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女孩在学校里受了委屈,父母更会心疼得不得了。于是针对女儿受到欺负的问题,很多家长在气愤之余,都会这样教育女儿:
“少和那些坏孩子们玩,离他们远点儿。”
“有人打你,你就打他。让他知道你的厉害。”
……
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仅不能使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使孩子变得狭隘、小气,甚至对待家人、朋友也是如此。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起孩子的宽容之心呢?
一本杂志曾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在一个“儿童俱乐部”的活动现场。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小女孩。原来那天小孩较多,这个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就将这个小女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工作人员找到孩子后,小女孩因为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
不久,女孩的妈妈来了,看到哭得惨兮兮的孩子,她没有因为心疼孩子而责备那个工作人员,而是蹲下来,一边安慰受惊的孩子,一边很理性地对她说:“已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停止了哭泣,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她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这位妈妈是智慧的,她不仅知道怎样爱孩子,更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
小女孩的情感是脆弱的、易受伤的,如果父母给予她的是一颗睚眦必报的心灵,那么孩子无疑会一生不快乐;而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她一颗宽容、包容、大度之心,那么孩子无疑会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收获一生的幸福。
因此,家长从小教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更是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给父母的建议
美国著名的文学家爱默生说过:“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如果你的女儿对待他的同学或者周围的人有“苛刻”的迹象.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几岁到十几岁孩子的个性还处于可塑期。在父母细心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一定可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方法一:要知道,父母重视的事情,女孩也不会忽视
女孩因为更注重“关系”,所以一般也都十分重视父母的意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发现女儿有“不宽容”的现象,一定要多予以重视。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观念。
一位母亲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一次。女儿放学回到家对我说:“妈妈,某某某真笨呀,我们踢毽子比赛,就他自己踢得最少,怎么连毽子也踢不好呀!”孩子明显地流露出了不满和不屑的神色。
我觉得对女儿的这种思想情绪不应该听之任之。我和蔼地问她:“某某某是不是你的同学?”
“当然是了!”
“那好,既然是同学,是不是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