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特长昵?
1.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
孩子刚刚接触世界,对世上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他们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爱美欲。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喜欢音乐,小小年纪,对音符有近乎完美的感受,能准确地唱出每个音符;有的孩子爱好美术,不管在什么环境,他们都能随意地画起来,农服、纸张、地面、墙壁都是他们的画纸;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对读过的书、看过的画过目不忘;有的孩子对各种昆虫和各种小动物有着特殊的感情,有时会为了死去一只小猫而几餐吃不下饭,等等。凡此种种,都是孩子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种事物的兴趣或在某一方面的天赋,做父母的不能熟视无睹或等闲视之,更不能横加指责、盲目否定,而应该细心观察,发现他们的兴趣和天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孩子的兴趣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
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起步年龄、性格倾向、理解力、家庭影响、环境因素等,都会因人而异,不同阶段造成了学习的进度、质量的不同。如果父母动辄大声训斥孩子,挫伤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无形中就给予孩子极大的压力,甚至怀疑自己很笨,而没有信心去学习。此时,父母应鼓励孩子,将某些理论问题反复深人细致地讲给孩子听,只有鼓励孩子,坚持不懈,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到表现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上台表演的能力,又培养了自信心,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从小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3.关心孩子,循循善诱
许多父母让孩子参加特长培养,往往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态,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在孩子学习时要求过高,这就使孩子学习时不用功,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这些行为让父母感到很烦恼,于是有的父母就大声训斥孩子,甚至还动手打孩子,这样做适得其反,会使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个别孩子还会对所学习的特长由反感到厌恶,甚至仇恨。
因此,父母一定要引导好孩子,想办法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形象化,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孩子的情感是极不稳定,而且极易受客观环境所影响的,父母要关心孩子,注意耐心诱导,不要粗暴打骂孩子,要用动情的语言,及良好的行为、方式、方法去敲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励孩子,唤起他们对学习的追求。
4.选择合适的教师
很多父母都希望找到一位好老师,一些父母认为教学水平高的即可,一些父母认为老师要有耐心。其实,这要看孩子的年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只有四五岁左右,不一定非要找教学出色的老师,因为这时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且思想活跃,那么最好能为他找一个懂得儿童心理学且有耐心的老师。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最好找一个会启发、激励、正确引导孩子的老师。对于一个已经具备一定能力的孩子来说,最好能跟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这对孩子的特长发展会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