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
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孩子学会做人。我国古代教育的传统是,“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要从小教孩子学会做人。
1988年,世界上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团聚一堂,有记者问一位老教授:“您在哪个学校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
老教授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基础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它关系着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千万不能等闲视之。长期以来,许多家庭教育,过于偏重智育,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德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即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加以引导、启迪、培养、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为此,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施行良好的做人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孩子的前途与发展,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任何一个父母,只要教好孩子做人的基本工夫,就有可能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做人呢?
1.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孩子阶段是人格发展的聚变期,这个时段的孩子无论是模仿能力、认同能力,还是内化能力都特别强,是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父母要用科学的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教会孩子学会宽容、真诚待人,做一个豁达、开朗的人;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面对复杂的社会,教会孩子正确的交往策略,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健全的人格。
2.用赏识促进孩子懂得做人
实践证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与赏识。一些看似平常的表扬与夸奖,不仅能使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育人的日的,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这些良好习惯,将成为巨大资本让孩子受益终生。
3.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父母就算能给他提供一生的物质,但却不能照料他一辈子。为此,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吃饭穿衣、洗碗扫地、做饭叠被、洗脸睡觉等小事开始,让孩子逐步练习,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和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孩子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4.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父母如此,小孩亦然。当孩子因无意或有意给他人带来损失或伤害时,父母无需大惊小怪,无需太多的指责,更无需为孩子的错误开脱,而是需要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承担相应的责任,使孩子形成负责的情感态度。全方位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且需有错必改,以错为戒,逐步使自己成为能适应现实生活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