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差的坏习惯是多种因素长时间累积的结果,所以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也需要长期的过程。建议父母做到以下几点:
1.把长远的目标具体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很容易受短期的、比较具体和明确的强化物所左右,而不容易受遥远的、比较抽象和模糊的东西所影响。学习虽然意义重大、涉及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可对孩子来说,毕竟是比较遥远和抽象的;而看电视、吃零食之类的事情是一种非常明确的诱惑,可使孩子获得及时的满足,所以孩子常常不能抗拒后者的吸引。为此,就需要父母想办法,把一些长远的目标具体化,增强它们的激励性。
2.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
当孩子安心做一件事时,父母不应随意打断他而让他做另外的事。但在完成一小部分学习内容后,可以让孩子休息一会儿,吃点好吃的,玩玩小玩具,听听歌曲,做做操,以此来作为孩子完成一项阶段}生任务的奖励,而不至于使孩子的学习太乏味。
3.从孩子感兴趣的事训练
比如,教孩子玩棋类游戏,要求孩子冷静、有耐性、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有单腿站立、走平衡木等也是训练耐性的运动游戏,而画画、摆积木、练书法、写字等,都是培养注意力和自制力的好方式。在进行这类游戏时,要先让孩子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孩子会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4.适当制定一些行为规则
父母可为孩子制定一些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家规等行为准则,并利用校规,作为孩子行为的约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准则不能过度或过于详细,否则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孩子过于“听话”,不利于他的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创造性和开拓性。父母只要抓住主要问题就可以了,待孩子慢慢长大后,再注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5.激发孩子的自觉主动
孩子自制力的发展是和孩子的自觉性、坚持性等相联系的。父母要启发弦子的自觉,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坚持体育锻炼,独立完成作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比较稳定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