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出孩子的隐私权
世界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也具有自己敏感的自尊心。
孩子渴望被尊重,被承认。千万不要以为“请勿打扰”这四个字只会出现在宾馆门把手上。实际上,很多孩子也会在自己房问的门把上留下这类话语:“请勿打扰。有事请先敲三下,允许,方可进入。”
一位妈妈满腹忧虑和委屈地说起自己和孩子的一段经历,她说:
“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地呵护和关爱中逐渐长大的,本来是一个与我无话不谈的知心女儿。可她上初中后,与我的交谈逐渐少了,问她学校的事,只一句‘你不知道’ 就打发了我。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年仅14岁的女儿就有了什么连父母都不能知道的隐私?有一次,我趁她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里面只有一本记着学校生活的日记,几张明星照片,一本琼瑶写的小说和一些小玩意儿,并没有什么 ‘出格’ 的秘密。为此,女儿却与我大吵了一场。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那个知心知意的女儿似乎飘然离我远去,我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父母与孩子在交流方面的冲突日渐突出。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对孩子的担心,慢慢转变为不放心和不信任。于是一些父母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用雇私人侦探“跟踪”的办法干涉孩子的生活。
孩子大了,心中自然会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尽管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但这毕竟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说心里话、有事瞒着自己或给抽屉上锁而心急、焦虑,更不要采取“偷看”之类的方法。,否则,只会给青春期孩子的心灵蒙上沉重的阴影。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自尊,很难忍受别人的误解和偏见。试着去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闲聊,加强家庭内部的民主、温馨气氛,才是减少子女对日记本的“感情依赖”、鼓励他们与父母共享心灵的良好方法。
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隐私和秘密昵?
1.莫要千方百计窥探孩子
孩子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
2.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
与孩子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并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3.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予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决。
4.从蛛丝马迹了解孩子
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在悄悄地腐蚀着孩子的心灵。如养成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晚问外出甚至彻夜不归、早恋等一些品行变化和心理动态,父母应及时观察和掌握孩子的这些“隐秘世界”的蛛丝马迹,以利于正确的引导。
5.尊重孩子的隐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越来越强,如写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内容,都不愿主动地向父母透露。这时父母可以经常主动地找孩子交谈,达到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营造家庭中平等、民主、理解、宽松的交流模式,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间不仅仅是血缘上的亲子关系,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样一来,孩子会很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
父母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内心的秘密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