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性,莫对孩子硬“填鸭”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点知识,让孩子能上一所重点小学或者重点中学,仍然还信奉过去那种“填鸭式”甚至“虐待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方式一时很难消失,再加上众多父母的思维还停留在孩子只有上学才能成才的片面认识上,这样就逼使孩子走独木桥,从而使孩子不得不面对这种压力。可是这样的父母想过没有,你的孩子在“滋补”知识的同时,孩子的固有天性也被“扼杀”了。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家长说:“一放假,我就问孩子寒假作业多不多,我问过好几次,他死活不回答我。看他的样子,我就知道,准是他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有一天晚上,我偷偷翻看了他的记事本才知道,寒假作业确实不少。不光要完成四十多页的《寒假作业》,每天还要做摘抄,练钢笔字,连日记带作文平均不到两天就得写一篇。我大概计算了一下,每天写两页《寒假作业》,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做一篇摘抄,最起码也得半个小时,写一篇日记或者作文,从构思到写作,往少了说也要一个小时,光这几项加起来,每天没有两个小时就根本不可能完成进度。”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实行一贯的“填鸭式”教育,结果往往是徒劳无益,甚至会对孩子的生命造成伤害。对孩子既要因材施教,也要量力而行,应根据孩子的天赋、兴趣和自身状况适度补充而使孩子有所增益,毕竟玩是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问内尽情地玩,快乐地玩,使孩子在玩中锻炼心智与体魄。
有研究表明,那种单纯的学习知识、技能的行为只是一种机械的“滋补”方式,孩子对其的“吸收”能力远比通过“玩中学”来得低。其实,玩与学不但不矛盾,而且玩得好对学习还有启示与帮助。因为,玩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精神。玩有时也是一门学问,一种科学,许多正儿八经的学问、项目,乃至学科都是玩出来的。
教育专家指出,由于父母缺乏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错误做法。顺应孩子的天性,应该避免如下三个误区:
1.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父母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专家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时,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2.“迷信”智力测试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将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
3.“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
美国社会学专家迈克尔·古里安在《顺应孩子的天性》中援引一些案例,说明这样“赶时髦”会造成“慢性压力”,压垮孩子。他建议父母花点时问,分析孩子天性中的优点和弱点,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然后因材施教,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