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就孩子而言,父母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从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们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从而对父母更加尊重、敬爱,更加亲近、服从,心里话乐于向父母倾吐。这既增进了父母对子女内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能更有的放矢,获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也势必减弱。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所以,父母应该信任孩子,做他们的朋友,从而更有利地教育好孩子。

  石唱云的儿子,被她视为掌上明珠。孩子都十岁了,石唱云从来不肯撒手让其独行,甚至离家几步之遥的地方都不让他独去。她想法较多:怕孩子过马路被车碰着、遇到突发事件不会处理等。孩子有几次挣脱石唱云的手,想独立地办自己的事,都被她硬给拽回来了,孩子眼中含满了泪水。之所以这样,是她对孩子处理这些事情的能力缺少信任,确切地说,是对孩子本身缺少一种信任。

  有一次,孩子想自己上书店看书,石唱云没有答应,孩子非常正式地跟她说,“妈妈给我一次机会,信任我吧,我肯定没有问题。”面对孩子近似祈求的语气,石唱云决定给孩子以信任。两个小时后,孩子高高兴兴地从书店回来了,一副自豪的表情挂在脸上。从这以后,孩子能自己处理的问题,石唱云就放手让他去做,有时还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办,完成的都还不错。孩子也感觉到了石唱云对他的信任,变得懂事多了,还告诉她很多知心话,把她当成他的一个好朋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其实,孩子从懂事开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跟成人一样,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后来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其原理就是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别人的鼓励和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对孩子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意义。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谊的目光与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1.主动和孩子打成一片

  父母要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说八道”。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父母要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电脑游戏,都花一些时间去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给自己与孩子增加更多的话题,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孩子你“在乎”他。

2.跟孩子经常谈心

 对孩子说心里话,不要把话闷在肚子里,同时也希望他也这么做。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让孩子知道他对你有多重要,告诉他你多么爱他,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

 可以告诉他你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问他,他一天经历了哪些事。如果他告诉你,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那么,不要训斥也不要生气,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如果他有点不敢讲,先对他保证你不会生他的气。

3.学习孩子的” 语言”

  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就必须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长应该尽量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的沟通渠道。

4.多抽时间陪孩子

  无论多么忙,父母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和他们谈心;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就都是老师的事情;。当孩子做了和自己期望相违背的事情时,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5.莫忘了自己是” 父母”

 在做孩子朋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你还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榜样。这个界限千万不可模糊。美国一个青年期研究会的会长约翰·柯尔曼博士认为,孩子有很多行为都是与成人的行为变化有关。他说,成人对自己的习惯、情感和忧虑表现的日益开放,孩子常常效仿大人,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孩子为什么产生不良行为。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