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袁大师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阅历后,剧建国开始收徒。与有些师傅对徒弟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同,剧建国教导徒弟很认真,他将自己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一身本领悉数传给徒弟,再由徒弟传给徒孙……
2008年,剧建国因故寄居南宁,因路途遥远,他没有办法像往常一样与徒弟们面对面沟通,但又实在放心不下,于是开始每月给每位徒弟手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有时是名言警句,有时是根据每位徒弟自身情况提出的改进意见,有时是生活上的关心,72位徒弟、72封信,剧建国坚持手写。从南宁归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杨建华(现任河北省食韵餐饮公司运营总监):曾经有位前辈认为师傅年纪大了,每个月还要手写七十多封。 信过于劳累,建议他将内容相同的信手写一份然后复印,被师傅婉言谢绝,“机器复印出来的怎么比得上手写的用心”,这是师傅的原话。
孙承义(现任邢氏海参馆服务总监):记得有次一位师弟向师傅询问有关花刀的问题,结果在下个月,师傅给我们每人的信里夹了一页纸,上面讲解了各种花刀的名称及形状,为了让我们理解得更直观,师傅还给每种花刀配图说明,一目了然。我把这张纸复印了几十份,给我的每位徒弟一人一份,别看只是一张纸,既传承了技艺,也传承了精神。
郭庆敏(现任山东巨无霸酒店管理集团执行总监):我近30岁才改行做师,虽然比师傅还要大5岁,但因起步太晚,对很多事情理解得不够透彻。有段时间我负责的酒店新老菜交替出现问题,每次都是赶在换季前一通忙活才能勉强推出,师傅听说了这一情况,在信里对我进行了点拨,“饭店要经营一批菜,同时创造—批菜,同时推出—批菜,同时储存一批菜”,按照师傅的说法,我每隔两周就让手下的厨师各推5道新菜,大家凑在一起试吃、评比,将评价高的菜品储存起来下次椎新菜时使用,酒店的新老菜交替果然没再出现断档。
吕跃进(现任石家庄长安区饮食公司总经理):我从1980年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到如今50多年过去了,师傅做事一直非常严谨、认真,就好像他每个月给我们写的信,从没有敷衍地抄写一遍了事,哪怕前半部分写了相同的名言名句,总会在后头针对每位弟子的特点进行点拨。我做事比较莽撞,很多时候没有考虑仔细就去实行,结果去外地做生意赔得一塌糊涂,一度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后来师傅在信中鼓励和指导我,面未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要在了解清楚情况的基础上,再慎重地做决定,而实行时则要勤勉、忍耐、坚持,最后一定会成功。师傅担心我因这次失败而使以后做事瞻前顾后,特别在信的末尾提到做事不能只想着“万一”,而要多想“一万”,避免机会在犹豫和等待中化为乌有。这封信现在被我收藏在书桌的抽屉里,每当我觉得自已做事又开始急躁躁的时候,就会把这封信拿出来看看,再做决定就能更从容。
陈栋(现任河北省宏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师傅做事还有一股“牛劲儿,有什么疑惑从不留到第二天。记得有一次参加某企业组织的餐饮文化论坛,讲述典故的前辈提到了清朝大文豪袁枚的家厨王小余的生活年代,师傅当时觉得年份不对,但因不确定而未吭声,晚上回家后立即翻阅资料,到凌晨两三点终于查到正确的年份,第二天一早师傅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告知大伙儿,生怕我们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