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图3.44)。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在相当程度上也为有机体的生命活动所制约。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水体吸收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释放另一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
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如煤、石油等。陆地上生物的出现还加快了岩石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据有关资料,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创造的生物物质已达4 x 1027吨,相当于对流层大气质量的1万百倍,水圈质量的30倍和沉积岩质量的1 6倍。显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其物质已多次被生物作用加工。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此外,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起着巨大的作用。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保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具有净化大气的作用;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及美化环境等作用。可见,绿色植物具有多方面综合的环境效益。如果人为地破坏植被,就会引起生态失调,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