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层厚达几千千米的混合气体,人们称之为大气。 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务;也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大气运动和水的相变产生的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不断改变和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大气保温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稳定在15℃左右,为地球上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大气中臭氧对紫外线的大量吸收,又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更为安全、可靠。可以说,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就没有今天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更没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的。
干洁空气(25千米以下)的主要成分中(表2.1),氮和氧合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99%。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大气中的微量成分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少量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也很少,却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水的相变(气态、液态、固态三者的互相转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①,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水汽和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例如,人类活动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又如,在制冷工业发展前,大气中是没有氟氯烃化合物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使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增加。氟氯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尽管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是缓慢的,但已直接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由于人类活动排人大气中的这些污染物不受国界限制,因此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