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农业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持续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酝酿提出的农业发展新方向。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含义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持续农业的提出,有其历史背景和根源。
首先,人口增长迅速。目前全世界每天大约增加25万人,也就是世界人口将平均每年增加9 000万。如何保证农业持续发展,满足世世代代的生存需求,已成为世界的首要问题。
其次,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农业有了巨大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能耗大增、成本提高及环境破坏等问题。
第三,农产品生产与分配极不均衡。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谷物总产量的一半,人均250千克,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在欧美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的同时,世界上有1 2亿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第四,现有的各种农业替代模式均难以大规模应用,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如国际上提出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腐殖质农业等,虽各有特点,但都未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