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隐患识别、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矿区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井下,称为矿井涌水。当矿井涌水量超过矿井正常排水能力时即会发生水患,称为矿井水灾,通常也称透水。水害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是仅次于瓦斯爆炸的煤矿重大灾害,在煤矿重大、特大事故中所占比例较大。

一、矿井水的来源

形成水害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水源。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表水。大气降水渗入或流人,往往是开采地形低洼且埋藏较浅煤层的主要水源,在雨季表现得尤为明显。地面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水也会渗入和流入井下成为矿井水。地表水能否成为矿井水源,除开采深度条件外还与地层构造和采煤方法有关。

(2)地下水。有些岩层具有空隙、裂隙或溶洞并含有地下水,称为含水层。流砂层和砾石层中的水称为孔隙水,石灰岩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溶洞水,砂岩中的水属于裂隙水。地下水是可以流动的,并不断接受地表水的补给,开采越深,水压越高,裂隙溶洞越大,含水越丰富,它是井下最直接、最常见的水源。井下巷道或采煤工作面一旦揭露这些含水层,水便会发生突出,危害性较大。

(3)老空水。过去采过的小煤窑以及矿井废弃的旧巷道常常有很多积水。当采掘工作面与它们打透时,很短时间内会有大量水涌出,来势凶猛,造成透水事故,破坏性很大。 (4)断层水。岩层断裂形成断层,有的断层带内会积存水。断层还常将不同的含水层连通,有的甚至与地表水相通。当开拓掘进或采煤接近或揭露这样的断层时,断层水便会涌出。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