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鳖虫形态特征

地鳖虫的饲养方法

  地鳖虫属于昆虫纲,蜚蠊目,鳖蠊科,是一种药用昆虫。地鳖虫的种类较多,我国已知约有200余种。蜚蠊俗名蟑螂,是一类古老而繁殖力较强的类群,最早出现于石炭纪前(宾夕法尼亚时期),距今已有 3.5亿万年。大多数蜚蠊种类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的野外环境,多生活在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下、树木洞穴中,有的还钻蛀到腐朽木质内、石山缝隙中,以及多数畜粪垃圾堆中,河流、湖泊岸边的淤集物中。有些种类也在洞穴中、鸟类和蜂类的巢穴中,或在蚁穴隧道中共生。营上述生活环境的约占蜚蠊目总数量的90%。在村舍附近或室内栖居的种类很少,目前用于饲饵的地鳖虫属于后者,常用的有中华真地鳖、冀地鳖、姬蠊科的金边地鳖等。

1.形态特征

  (1)中华真地鳖(图35)中华真地鳖为常用种类之一。雌成虫身体扁平,椭圆形,背部稍隆起似锅盖。体长30~35 毫米,体宽25 ~30毫米。背面赤褐色至黑褐色,稍有灰蓝色光泽。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个体体色有较大的变化。头小,隐藏于前胸下,觅食时则伸出,可见其颈、口器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前后粗细相等。复眼大,明显可见,呈肾形,凹陷的一侧围绕于触角基部,两个单眼位于两复眼之间的上方。前胸背板前狭后宽,近乎三角形,中间有由微小刻点组成的花纹。中板和后胸较狭窄,两侧及外后角向下方延伸。腹部有9节,第一腹板被后胸板所掩盖,故只见中间较短部分,第2~7节宽窄近乎相等,第八节和第九节向内收缩。肛上板较扁,后缘直,中间有一切口;腹部末端有较小的尾须1对。胸部的3对足较发达,基节粗壮,隐藏于胸部、腹面的基节窝里,腿节长呈筒形,胫节多刺,前、中、后足的跗节都是5节,末端有爪1对,无爪垫。

  雄性成虫身体颜色比雌虫浅,呈淡褐色,身上无灰蓝色光泽,但体表较雌虫鲜艳,披有纤毛。体长30~35 毫米,宽 15~20毫米。头略小于雌虫,触角粗壮,前胸背板色较深,宽大于长,前缘略呈弓形,3对胸足较雌虫细,胫节上的刺也较长;翅2对,发达,将中胸以下的各部位覆盖于翅下,前翅革质,脉纹清晰,后肢膜质半透明,翅脉黄褐色,平时似扇,折叠于前翅下,腹部末端上方有尾须1对,其下方有两个较短的腹刺。卵多数包埋在一个呈肾形的革质鞘袋中,称为卵鞘。每个卵鞘长约10毫米左右,宽5毫米左右。初产下的卵鞘呈紫红色,稍透明,而后颜色逐渐变深,48小时后呈棕褐色。卵鞘表面有数条稍弯曲的纵沟,即鞘内卵与卵之间的隔膜处。卵鞘内陷的一侧稍厚,另一侧较薄,有锯齿形钝刺,为胚胎发育成熟后若虫钻出卵鞘时的通道。每个卵鞘内有成双行互相交错排列着的卵6~26粒不等。10个卵鞘平均有卵12~16粒。初自卵鞘中钻出来的若虫体外有层透明卯膜包裹着,为乳白色,形状像臭虫。自挣脱体外部那层卵膜后,即爬行敏捷,性情活泼,24小时后,体色变为黄褐。随着龄期的增长,体色也逐渐加深,直至末龄时的深褐色,并有紫黑色的光泽。

  (2)冀地鳖(图36) 雌、雄异型,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雌虫成体长38~40 毫米,体宽 18~25 毫米。身体椭圆形,背部隆起呈盾形,全身棕褐至黑褐色,密布着小颗粒状突起,无明显的光泽。头小,常隐藏于前胸背板下,平时很少外露,取食时才伸长并可见到颈部。口器呈咀嚼式,向下方伸出。复眼呈扁圆形稍突出,触角丝状,细而短,为体长的1/2;前胸宽大,背板略呈三角形,宽大于高,覆盖在头及前胸上方,中、后胸扁宽,中间向内凹陷,胸部各节间有较细的浅色背线,腹部暗黄至橘黄色,腹部第一节为后胸背板所掩盖,2~7节宽窄相等,向后逐渐变短,腹部正面观似半球形,腹部第七节背板后缘内陷较深,形成一明显的缺刻,第八、九节很短,隐藏于第七节背板下方,除第七腹节背板后缘凹陷处,可见肛上板,中间切口较明显。自前胸背板前缘经侧缘至后胸背板两侧,以及腹部各节背板边缘,均有橘红色至暗黄色隐形散斑。在腹部各节背板边缘的浅色隐斑内,有一不太明显的小圆点,称为气门洼。小点之外围有一个深色圈,为气门围片。前足和中足的粗细、长短近

相等,后足胫节较发达,中、后足的胫节上有明显的距刺;各足的跗节第一节较长,约等于后4节的总长。雄成虫体长30~35 毫米,身体呈黑棕色至黑褐色,披有细微纤毛。头小,隐于前胸下;复眼呈肾形,比雌性略大;触角后半部粗大,端部纤细,其长为体长的1/2。前胸背板呈半斗笠形,近前缘有浅黄色边,中胸至腹部末端为翅所掩盖,翅发达,前翅前缘革质部分较宽,翅脉稀疏,3对胸足明显较雌性细,胫节上的胫距较粗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