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蛔虫病
本病是鸽子常见的一种内寄生虫病,病原为蛔虫,雄虫长20~70毫米,雌虫长50~95毫米。虫体寄生于鸽的小肠(有时也寄生在食道、腺胃、肌胃、肝脏或体腔),夺取营养物质,破坏肠壁细胞,影响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并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导致鸽子发病,明显消瘦,消化功能障碍,生长发育受阻,长羽不良,严重的也可导致死亡。
【流行特点】各种日龄的鸽都可感染发病。幼鸽易受感染,尤其是与亲鸽隔离后的童鸽,对蛔虫更易感染,病情也较成鸽严重。成鸽的易感性较低,即使感染,病程一也较长,只有虫体较多时,才会引起严重损伤以至死亡。鸽只有食人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才会患本病。饲料、饮水、保健砂、泥土、垫料被带有虫卵的粪便污染,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不足和缺乏,会促进本病暴发,无症状的球虫感染鸽对蛔虫的易感性增强。
【临床症状】 本病症状的轻重与感染蛔虫的多少密切相关。
轻度感染时,无可见症状;严重感染时,鸽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食欲等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麻痹症状;时间较长时,病鸽体重减轻,明显消瘦,垂翅乏力,常呆立不动,黏膜苍白,表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粪中有时还带血或私液。羽毛松乱,趾部水肿。啄食羽毛或异物,除头颈外,体表的其他部分长羽不良,食欲不振,皮肤有痒感,有时还可出现抽搐及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信鸽则飞翔能力下降。
【病理变化】音日检可见病鸽肠道苍白、肿胀,上段黏膜损伤,肠道内可见蛔虫成虫数量不等,严重时竟达几百条之多,阻塞整个肠管,严重损害肠道功能。因此,定期驱虫控制感染极为重要。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剖检发现虫体可确诊。
【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平时应注意搞好鸽舍的清洁卫生,尤其要及时清除粪便,要求1~3天清粪1次,并尽量避免鸽与粪便接触,确保饲料和饮水卫生;鸽舍、食槽以及饮水器等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尽量做到童鸽与成鸽分群饲养。同时要定期驱虫,一般童鸽每2~3个月全群驱虫1次;成鸽每年驱虫1次;信鸽于比赛前半个月驱虫1次。
2.治疗方法 驱虫药物可选用以下几种:
(1)盐酸左旋唑 哇每次每只半片(每片25毫克)或每千克体重1片,晚上喂服。轻者1次,重者2次。驱虫效果可靠。
(2)呱哗嗪(驱蛔灵) 每次每只半片,或按每千克体重200~250毫升,连用2晚,在驱虫的同时,还应在次日清除粪便。
(3)四咪唑(驱虫净) 按每千克体重给药40-50毫克的剂量喂服。
(4)抗蠕敏(丙硫苯咪唑) 按每千克体重30毫克,早晨空腹经口投服;也可拌于当天1/3的饲料中服用。但产蛋鸽偶见引起产蛋量下降。
(5)敌百虫 用0.1%敌百虫溶液消毒场地。
一次驱虫不一定能彻底驱净,最好隔1周再驱1次,在驱虫后还应增加饲料营养,多喂含维生素A的AD3粉、维生素AD,E乳剂或鱼肝油,尽快医治肠道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