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训练
应用训练属于较为高等的且复杂的训练,我们饲养和训练信鸽的目的就是提高它们的使用价值并为我们服务。竞赛就是我们应用训练的一种。另外,通信也是一重要的应用范围,利用信鸽通信古已有之,它有时可以完成人类较为难以胜任的工作,特别是交通,通信很不发达的地区以及在一些非常情况下(如战争等)。通信训练也叫传递训练,一般分为单程传递、往返传递、移动传递、留置传递和夜间传递几种。
(1)单程传递训练单程传递是以鸽舍为中心作单向放飞或传递,以150公里为半径范围内使用,以通信或输送少量名贵物品等为目的。
训练单程传递信鸽应先确定使用方向,然后再按计划进行训练。若是信鸽从繁殖地转移到新的地点,还得从基本训练开始,再作运用训练。对于在原鸽舍繁殖的幼鸽,只要在老鸽的诱导下完成基本训练,就可直接转人应用训练。
单程传递鸽的应用训练应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①强制飞行训练:每天在喂食前(两次喂食)强制信鸽作持续飞翔训练,每次1~3小时,以提高飞翔耐力。
②利用信鸽的“圆周型辐射视线”:这是开阔视野,使信鸽在复杂环境、复杂气候条件下以及不同时间、地点能准确判断鸽舍方位,迅速找到归途的重要一环。其基本原理是:信鸽在空中飞行,能按照飞行点的前、后、左、右的视野角度构成一个圆周型辐射状视线。但这与应用训练的范围、距离的远近及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正确掌握和利用信鸽的圆周型辐射视线,逐步扩大放飞范围,增加放飞距离,是一项重要的运用训练方法。但应注意训练时由近及远,近距离多放,以60公里的训放代替早晚的舍外飞翔运动;对迟归鸽应在近距离多训练,至能基本上直线归巢,再延长距离。划}}练时还应根据信鸽素质以及地形气候条件决定放飞范围和距离.坚持“从易到难”,“从熟到生”的原则,即训练时先到信鸽熟悉的方向、地形放飞,再到不熟悉的地形、方向放飞。
③“集体初次放”与“单只复放”:集体初次放,就是在新距离、新地段作首次飞行时,以集体放飞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信鸽的“群居性”、“合群性”,让素质好的带素质差的,既能提高鸽群素质,又能减少损失。单只复放,就是在集体初次放的基础上,再作一次单只放飞,这样,既能对每只信鸽作检验,又能提高独立飞翔能力,以达到个别使用的目的。但应注意由集体到单放训练,应以后者为重点,以适应正式使用。
④加强“四向”、“三不同”放飞训练:为使训练与使用不脱节,不形成固定的规律性,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顺利、准确、迅速地完成传递任务。在应用训练中必须加强在“东南西北”四向和“不同地形、不同气候、不同时间”的三不同条件训练,即有意识地选恶劣气候近距离训放,由集体到单只,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应多次训练。
另外,还应作好每次放飞训练的详细记录。
(2)往返传递训练 这种训练更为复杂,即饲养于甲地某鸽舍(简称宿舍)的信鸽,经过训练后,每日能飞往乙地某鸽舍(简称食舍)就食,食后仍飞返宿舍栖息,并在此产卵、育雏。如此风雨无阻,天天往返于两舍之间,人们利用其往返之便,携带书信,在甲乙两地之间担负起有规律的通信传递任务,这种训练称之为往返传递训练。这种训练受启发于信鸽从田间觅食,利用其食欲和栖息欲训练而成。往返传递适用于通信设备少,山区、海岛、草原、人员少而又分散的点与点之间的通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