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呼吸系统
包括鼻、咽、喉、气管、鸣管、支气管、气囊和肺,主要机能是完成机体与外界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此过程称为呼吸。
鼻包括鼻腔、鼻旁窦和鼻腺。鼻腔短而狭,以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前经2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经一个裂缝状的鼻后孔通咽部。每个鼻腔又被侧壁上的鼻甲隔成上、中、下鼻道。在鼻腔内盖有粘膜,含有假复层纤毛上皮和嗅上皮,有嗅神经分布。眶下窦是鸽唯一的鼻旁窦,位于眼球前下方和上领外侧,略呈三角形,与鼻腔相通。鼻腺不发达,位于眶角附近的额骨凹陷处,被皮肤覆盖,输出管开口于鼻腔。
咽位于头颈交界处,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喉位于咽底壁,舌根后方。喉门呈纵裂状,喉软骨仅有1对构状软骨和一个环状软骨,常随年龄增长而骨化。喉腔内粘膜有纤毛上皮,但无声带,不能发声。
气管为一圆柱形长管,在皮肤下随食管向下行,偏于颈的右侧,人胸腔后转至食管胸段腹侧,至心基上方分为左、右支气管,它不仅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通过蒸发散热调节体温的重要部位。
鸣管又称后喉,是鸽的发声器官,位于胸腔人口后方,在气管分为支气管的分叉处。由气管末端和两支气管起始部的内、外鸣膜以及左、右支气管分叉处上方的半月膜形成,相当于声带,受空气振动而发声。在鸣管外侧附有特殊的鸣肌,后者的收缩可调节鸣膜的紧张程度,使鸣声发生变化。
气囊是由支气管的分支出肺后形成的薄囊,分布于内脏器官间,共有9个气囊、腹气囊和单个的锁骨间气囊。其中颈气囊、锁骨间气囊和胸前气囊与腹内侧次级支气管直接相连,胸后气囊与腹外侧次级支气管直接相通,合称后部气囊。
气囊壁是一层薄的纤维弹性结缔组织膜,壁上分布的毛细血管很少,气囊本身没有气体交换作用,主要功能是贮存气体以加强肺的气体交换,减小身体比重,平衡体位,减少内脏器官的摩擦;发散体热调节体温以弥补无汗腺之缺,据实验,鸽子在飞行中吸入的空气,有2/3是用于冷却;并因腹气囊紧靠睾丸,使睾丸维持较低温度,保证精子正常生成。
肺呈鲜红色,不大,扁平椭圆形或卵圆形,不分叶,左、右各一,紧贴胸腔的背侧,有约1/3 深埋于肋骨间隙内。肺腹侧面平坦,前端有肺门。支气管经肺门人肺后,不像哺乳动物形成各级支气管树,而是向后纵贯全肺并逐渐变细,称为初级支气管,后端出肺而连接于腹气囊。从初级支气管分出若干次级支气管(或侧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或副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呈辐射状分出无数的细支气管,后者相互吻合形成一个毛细管状的气体通路。在这些通路的管壁上有许多辐射状排列肺房。肺房为不规则的球形腔,从房底壁形成小隐窝,即漏斗导人直径为7~12微米的分支吻合的呼吸毛细管网。呼吸毛细管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肺泡,周围分布着毛细血管,外界和血液之间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内均进行气体交换。当吸气时,吸入的新鲜空气大部分绕过收缩着的肺进入后部气囊,少部分进入副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直接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前部气囊扩张,接受来自肺的空气(上次呼吸时吸入)。呼气时,后部气囊的空气流人肺内,到达呼吸毛细管进行气体交换;前部气囊的空气进入支气管而排出体外。所以一次吸入的气体要经两个呼吸周期才排出,这种现象称双重呼吸,以适应鸽体强烈的新陈代谢需要。鸽的呼吸频率为26次/分。
11.泌尿系统
由成对的肾和输尿管组成,是机体重要的排泄系统,肾脏将机体产生的大部分代谢产物变成尿,随时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肾脏较大,约占体重的1%~2.6%,为暗褐色的长形扁平体,位于腰荐骨两旁和骼骨的肾面内,质软而脆,分前、中、后三叶。
没有肾门,血管和输尿管直接从表面进出。实质由表层深红色的皮质部和深层色淡的髓质部构成。皮质部较髓质部厚。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经肾皮质内的血管球滤过生成原尿。原尿再经肾小管进入集合管,最后汇入输尿管到泄殖腔。在这一过程中原尿内约98%水、全部葡萄糖、Na+、Cl-、HCO3和其他机体有用的成分被不同程度地重吸收回血液,同时肾小管壁上皮细胞也向管腔中分泌和排泄,如尿酸、肌酸、马尿酸、乌便酸等物质,使原尿成分发生显著变化而成为终尿,并与人泄殖腔的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输尿管是成对细管,从肾中部发出,在肾内不形成肾盂,沿肾的腹侧面向后延伸,开口于泄殖道顶壁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