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菌中毒
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种类颇多,饲料极易受其污染,导致营养价值下降,适口性变差,其产生的毒素被动物大量食入后,极易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症。据有关资料称,霉菌毒素中毒约占饲料中毒的24.14%;中毒兔数占饲料中毒总兔数的81.87%,死亡率为3.42%。饲料霉菌中毒的毒素主要有3种,即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毒素、烟曲霉毒素、桔霉毒素、麦角毒素等,尤以黄曲霉毒素为甚,毒性最为强烈。
【病因】许多寄生于饲料中的霉菌在饲料受潮、温度适宜(28℃左右)的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有些霉菌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毒素,家兔采食后易引起中毒。
【流行病学】霉菌毒素被食入后,根据毒素量、毒素性质及个体因素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多发生在饲喂严重霉变(结块、发热、色泽黄绿色或黑色、腐臭味浓烈)的饲料后,突然群体发病(拒食、腹泻、瘫痪、衰竭死亡),但不多见。一般多为慢性中毒。饲料霉菌中毒具有以下流行病学特点:一是哺乳仔兔死亡多。多发生在20日龄之内的仔兔,断奶前后死亡,幸免不死者因生长发育缓慢而成为僵兔。故有人称母兔的奶为“毒奶”,怀疑可能是霉菌毒素所致。二是断奶后2月龄内的幼兔死亡率高。幼兔普遍消瘦衰弱,断奶体重不足500克,无明显症状即死亡。三是怀孕母兔有流产和死胎发生。这些现象可能都与饲料霉菌毒素有关。
【临床症状】食欲减退,流涎,腹痛;消化紊乱,初期便秘,后期腹泻,粪便常有黏液或夹带血液,散发恶臭;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全身衰弱,站立不稳,后躯瘫痪,出现爬行,临死时全身瘫软。怀孕母兔发生流产。有的毒素抑制了细胞免疫功能,虽注射了灭活菌苗,但仍发病。本病死亡率较高。剖检可见:胃肠黏膜炎症;肝脏肿大,质脆,色淡或灰黄色,胆囊充盈;肺有不同程度淤血,水肿;肾轻度肿大,色淡,膀胱积尿;心脏和脾脏均有出血点。
【防治】
(1)预 防
其一,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其二,重视饲料的保管,库房要保持干燥、通风,按时翻动和晾晒,尤其是玉米的水分要控制在14%以下。
其三,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目前常用的有霉可脱、畜安生等。霉可脱可在动物肠道内吸附多种霉菌毒素,如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率可达90%~100%。添加量为0.5~1千克/吨饲料。畜安生能高效分解饲料和机体内的霉菌毒素,具有微生物作用、酶作用和吸附作用。是加拿大纽茨比奥公司的产品。按说明书要求使用。
(2)治疗 一旦发现饲料霉菌毒素中毒,可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给病兔服用泻药,如内服5%硫酸钠溶液50毫升,以排除消化道内有毒物质;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100毫升,每天1~2次;皮下注射咖啡因或樟脑注射液以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