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绿色植物饲料的调制和加工技术(三)

例二,塑料袋青贮番薯藤本法简便易行,花钱不多,也不要多少劳动力,贮取方便,最适合养兔数量不多的养兔户。

  ①原料的准备新鲜的番薯藤茎叶含水量在80%以上,应先晾晒,使其茎叶萎缩,含水量降低到70%左右,然后切成2厘米左右长的小段,准备装袋。

  ②装袋 装袋时应装一层压实一层,直到装满为止。袋内不能有空隙,塑料袋也不能破损漏气,否则不能创造厌气环境,会招致青贮料腐烂。装完袋后用绳子扎紧袋口,2~3天后如发现青贮料下沉、袋内留有空隙时,应放掉空气,重新将袋口扎紧,以确保青贮料质量。

  ③开袋饲用 装袋后经过2个月左右就可以开袋饲用,夏季温度高,可提前开袋饲用。取时由上至下,需多少取多少,然后依旧扎好袋口。发生霉烂的部分,应弃之不用。

(三)农作物秸秆微贮

  秸秆微贮,是近几年开始推广应用的微生物处理秸秆的技术。农业部向全国推荐使用的菌种,目前仅有新疆产的一种(乌鲁木齐海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生产的“王牌活干菌”)。

  1.微贮技术原理微贮与青贮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高效微生物活菌种,装入密封的容器内贮藏。在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厌氧环境下,微生物将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并转化为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 值降至4.5~5,从而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的繁殖,使营养价值极低的农作物秸秆变为具有酸香味的优质饲料。

2.制作微贮料的方法步骤

  (1)菌种复活将3克干菌种溶于200毫升的清水中,再加入2克白砂糖,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在常温条件下使菌种复活。复活后的浓缩菌液一定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使用。

  (2)配制茵液按1000千克麦秸或稻草量计算,需食盐12千克,水1200升,配成1%的食盐溶液,然后加入已复活好的浓缩菌液。

  (3)装窖 贮料的含水量为60%~70%。将秸秆切成2~3厘米的小段,装窖时先在窖底放一层约30厘米厚的已切短的秸秆,再将已配制好的菌液均匀的喷洒在秸秆上,并用脚踩实。如此装一层,喷洒一层,踩实一层,连续作业,直到高出窖口40厘米,最后封口。装料的要诀与青贮基本相同,即踩实、压紧、不留空隙。在微贮稻草、麦秸时,如能添加0.5%的玉米粉或麸皮,效果更好。

  (4)封窖 要求和方法与青贮玉米基本相同,惟最上层每平方米撒250克食盐。

微贮数量不大的可不用窖,改用缸或塑料袋亦可。

 3.开窖与饲用 封窖后1个月开窖饲用为宜,过早不成熟,过晚易发生二次发酵。开窖后用多少取多少,逐层取料,每次取料后应及时用塑料布将窖口封严,必要时还可搭一防雨棚。

 饲喂前应先检查微贮料品质,从感观、气味和手感几方面来鉴别优劣。一般而言,稻草、麦秸微贮料的正常颜色为金黄色,青玉米秸微贮料呈橄榄绿色;具有酒香或果香气味;手感质地松软、湿润。如果出现墨绿色并有腐臭味,而且手感发粘的微贮料,应弃之不用。

 品质正常的微贮料在饲喂时也不能单一、大量饲喂,应与其他饲料搭配饲用。严冬季节可将微贮料放在室内提温后再喂。因微贮料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盐,故在日粮中应酌情减少食盐的添加量。

(四)秸秆氨化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就已开始研究试验秸秆氨化技术。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究秸秆氨化技术,1987年开始向全国推广,1993 年我国氨化秸秆总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什么叫氨化?简言之,就是用氨水、液态氨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喷洒在农作物秸秆上,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以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

  1.氨化技术原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有一部分与木质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易被家畜消化和吸收,故借助氨化解决这一难题。氨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

  (1)碱化作用 使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而且能使植物细胞壁膨胀,促使坚硬的纤维结构变得松软,增加了细胞的渗透性,有利于盲肠中的微生物的直接参与并发挥作用,最终被畜体消化利用。

  (2)氨化作用 氨水和尿素是含氨化合物,被分解后生成氨气,可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形成铵盐(一种非蛋白氮的化合物),给盲肠中的微生物提供氮素营养源,进而合成菌体蛋白,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

  (3)中和作用 氨与秸秆中的有机酸化合,中和了秸秆中的酸度,为家兔盲肠微生物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更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总之,秸秆通过氨化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2倍,消化率提高20%,粗纤维含量降低10%以上,总营养价值提高1倍以上。不仅如此,秸秆氨化后还可以防止霉变,杀灭寄生虫卵和病菌。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