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兔生产概况

我国家兔生产概况

  我国养兔历史悠久。最早养兔主要是供宫廷观赏之用,饲养数量不多,中国白兔是惟一的品种,后来流入民间饲养,但从未当作经济动物看待。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入英系安哥拉长毛兔,主要在江、浙一带饲养;30年代,又先后引入皮、肉用兔,如獭兔、青紫蓝兔等品种,但数量不多,广大农村还是以饲养中国白兔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家兔饲养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项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养兔生产迅速发展。1954年在北京市建立了第一个规模较大的种兔场之后,又几次从国外引进家兔良种,并建立了一些种兔场。目前,家兔品种已有20多个,家兔良种如德系安哥拉长毛兔、美国獭兔、新西兰白兔等,正在全国各地推广。同时,各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生产并开展收购业务,对我国的家兔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54年和1985年,我国的兔毛和兔肉先后进入国际市场。改革开放以后,养兔作为农村致富的一项副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85年底全国家兔存栏达1.01亿只,但由于诸多原因,自1986年以后全国养兔生产出现了大滑坡,持续5年之久,直到1991年才开始好转。该年度兔毛出口7293吨,比1990年增长33.5%。1994年我国兔毛出口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0677吨,创汇1.37亿美元(吨均1.28 万美元)。但冻兔肉出口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96年,全国家兔饲养量达到3.7457亿只,出栏2.0755 亿只,存栏1.6702亿只(其中肉兔约1.2亿只,长毛兔约0.4亿只,皮用兔及其他兔700多万只)。必须指出的是,各省、自治区养兔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山东省连续两年居全国养兔之首,1996年,饲养量1.4983亿只,出栏8 302 万只,存栏6681万只,占到全国的1/3。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养兔业又有了新的发展。2004年我国家兔饲养量达到了5.4202亿只,其中出栏3.3986 亿只,存栏2.0216亿只。产兔肉46.68万吨,比2003年的43.8万吨增长6.6%;出口兔肉金额1006.72万美元,同比增长68%;出口兔毛金额4386.88万美元,同比增长52.9%。总之,我国养兔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坎坷道路,既有高峰期也有低谷期,既有喜也有忧,总的趋势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